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析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析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百家汽车网


论现代析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大量应用,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本文就我国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

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同时,地籍测量必须为进一步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技术的结合日渐紧密,使地籍测绘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 遥感技术(rs)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影像——影像对比判读、影像叠加分析、影像——矢量地图对比判读等。在工作实践中需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特点选择利用合适的方法,有时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准确发现变化区域,达到动态监测的目的。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前需对波段组合进行选择。在土地利用监测中将遥感影像以不同方式组合,其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目前,遥感影像的融合方法主要有基于贝叶斯法则的分类融合、基于小波理论的特征融合。影像融合技术可以提高已有的spot影像和tm影像的利用

价值。各种专题地图可以与融合后的彩色影像地图相结合比较分析各种信息,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支持。多时相的rs影像融合技术是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确定土地利用变化的目标,由此,可再进行准确的人工测量,这样就减少了动态监测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gps卫星定位技术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性的变化,也对地籍测量工作,特别是土地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应用gps进行土地控制测量,点与点之间不要求互相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藉测量控制时,控制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布设成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甚小。由于gps技术具有布点灵活、全天候观测、观测及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使gps技术在国内各省市的城镇土地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利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量的控制,没有常规三角网(锁)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琐要求,只要使用的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gps点位选取要求,那么所布设的gps网精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地籍测量规程要求。3、 rtk定位技术

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

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与传统地籍测量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观测效率高;应用实时动态测量系统,连续采集单点坐标仅需十几秒钟,而实时计算坐标,观测坐标精度,既减少了多余观测量,又避免了事后发现观测成果不合格;其次,布点方式比较灵活,节省费用、在控制测量中,应用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各控制点间无须通视,不需要传统一角测量、导线测量中的连接点,这极大地降低和节省了测量费用。 4、全野外数字测绘

数字测绘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产业和计算机制图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现代测绘的主流。全野外数字测绘产品主要是全野

外测绘的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是建立适用于国土、房产、城建、水利、电力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信息库来源。在数据采集软件的控制下,实时传输给电子记录簿,经过预处理后,按相应的格式存储在数据文件中,同时配绘草图,供测图软件进行编辑成图。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手簿是目前最新的测量仪器,同传统的测量手段相比,智能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实现角度、距离的自动计算,技术容易掌握,但受硬件设备的,操作可视性较差,草图容易出错,功效不高。地籍测量也是如此,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运用这种测量模式采集的数据。同时如果基础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标准较好,可供不同部门使用,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5、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准地籍测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区别于传统地籍测量的显著标志,在于地籍数据的获取、处理

和地籍测量资料的管理方面,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支持的现代化仪器设备,获得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数倍,大大节省人力,不仅完全能够达到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

参考文献:[1]徐绍铨.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覃其进.浅谈数字化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广西地质2001

[3]付世峰.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7.

[4]高恒昌,段朝辉,张澎.数字化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02,(2)1

作者简介:牛井义(1981-),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毕业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大专。现为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放样等各种测绘方面的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