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来源:百家汽车网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知识,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素质全面及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石油化工、海洋化工、轻工、食品、机械、能源、环保、石油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及工程科学研究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要求 知识结构:

扎实的基础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课程结构:

前三年以大平台结构按学科、课程相互联系设置相应课程,每学期有必修课,限选修课和任选课。将现代工程的概念贯彻始终,使原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网络结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六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校级选修课)、学科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和第二课堂教育课。

专业课程在第七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毕业设计题目类型进行选修。对选修课提倡跨学科,跨专业方向选修,形成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对选修课设最低学分要求但可不受上线。 能力结构:

应具备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素质结构:

政治素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事业心、责任感、献身精神、敬业精神、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

业务素质: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工程材料、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动力工程、检测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专业面,良好的工程训练,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科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以及课外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应紧张的大学生活,而且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以健康正常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社会和人生,逐渐走向成熟。

三、标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课程

普通化学、工程图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工业控制机、过程机械、过程成套设备等。

六、集中实践环节安排内容与要求

实习项目 学期 周数 学分 内容及要求 熟悉车、铣、刨、磨及钳工等冷加工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金工实习B 2 4 4 上述加工方法的基本操作。并能对铸、锻、焊、冲压加工有所了解,为后续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工电子 实习A 4 1 1 了解电工基本操作及安全用电常识,结合课堂教学了解典型电器、电子元器件使用方法及特性。 深入了解工厂实际生产条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生产实习 7 3 3 结合课程加深理解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及作用,熟悉一两种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过程。 结合毕业设计课题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目前国内外情况,收毕业实习 8 3 3 集有关资料。通过实习了解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承担和完成生产设计任务,结合课程讲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按照给定的机械系统的基本功能,拟定该机械系统的运动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 5 2 2 方案,并进行设计和分析。学会查阅资料、绘制工程图和综合分析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学会并机械零件 课程设计 6 3 3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及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设计、分析、制图、资料运用、计算机应用和创新能力。 专业 课程设计 结合专业方向进行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培养和训练。通过8 3 3 课程设计完成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程度工程实际问题。绘制较为复杂的0号图纸1张以上(或相当的设计工作量)。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课题解决一个工程实际任务。要求解决毕业设计 8 12 12 “能不能做”、“会不会做”、“值不值的做”、“允不允许做”、是复现还是创新等问题。

七、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总表

(周) 学 年 学 期 入学教育 理论教学 金工实习 电工电子实习 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设计 (论文)及答辩 毕业教育 考试 机动 寒暑假 学期周数 学年周数 2 1 5 24 51 2 2 7 27 2 2 5 25 52 2 2 7 27 2 2 5 25 52 2 2 7 27 2 2 5 25 43 1 2 2 18 1 14 13 41 198 198 14 14 1 1 15 一 2 12 4 3 16 二 4 16 5 13 1 2 三 6 13 3 7 13 3 四 8 3 合计 1 98 4 1 3 8

八、课程结构比例

各类教学学分比例:

类别 性质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学科基础课 公共选修课 选修课 学科专业课 合计

22 156+3 100% 44 10 20.5% 学分 80+3 79.5% 比例 理论教学学时比例:

性质 类别 必修课 公共课 选修课 必修课 学科课 选修课 合计

352 2494 100% 160 704 42.3% 学时 1278 57.7% 比例 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

教学形式 内容 必修课 理论部分 选修课 实验 实践部分 上机 实践教学(周*16) 合计 512 190 112 480 3076 100% 25.5% 学时 1782 74.5 比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