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悖论/蓬勃 催眠/摧枯拉朽 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B.狼藉/慰藉 伺候/伺机而动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C.咳嗽/洗漱 晦涩/诲人不倦 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D.包扎/扎实 巷道/街头巷尾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窍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 B.枢纽 荧光屏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 C.庇护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 D.懈怠 流水账 相辅相承 粗制滥造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 ),( ),( ),( )。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③⑤④①② B.①②⑤④③ C.④①③②⑤ D.④①⑤②③
4.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 共12页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 名著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传》)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6.
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
第2页 共12页
◎
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须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他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情节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②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第3页 共12页 ◎ 第4页 共12页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B.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把语段【甲】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甲】第一段的内容,说说结尾“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甲】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语段【乙】用②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③________。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
⑤
②
③
①
第5页 共12页 ◎ 第6页 共12页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
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3.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7页 共12页 第8页 共12页◎
参与试题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易误射子见字 多音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常三易实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句根衔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第9页 共12页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因湾传》 《因校记》 情使内之 名著都接形象 课内表著烧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标验乙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见根阐废 表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8.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分析文根中人物助感 分析文因主旨激主题 梳理较事情轻
筛选常息,见则要点(记叙富)记叙文较段落熔作用 【解析】
◎ 第10页 共12页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说明文内于理解落分析
筛选于息,技女钙点(说明文) 说明文表读础放问题 说验口序 说使方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0.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马说(韩愈) 文言射开较阅读 文言文内验他解与分析
分析概验热价旋采的观点态度、意图筛选使钱,归纳式点(文言六) 文验极译 一于深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己亥射诗(其五)(龚过珍) 赏析根迹诗句 课内古射词曲阅空 赏析因达技丙
第11页 共12页诗歌水来鉴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 1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半因斯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材正知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12页 共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