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î 然开朗( ) yí 然( ) 垂tiáo( ) 叹wǎn( ) yì 太守( ) 2.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 A.欲穷其林(完了,尽) 悉如外人(全、都) ..B.延至其家(邀请) 此中人语云(语言) ..C.诣太守(拜见) 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
D.处处志之(作标记) 咸来问讯(全、都) ..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一为具言所闻 B. 闻之,欣然规往 渔人甚异之 ....C. 寻向所志 寻病终 D. 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果,寻/病终 B.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用原文回答。
①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 。 ②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 。 ③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④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 。 7.下面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下记号。
B.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译文:黄色的头发垂在脑门前,并且非常快乐。 C. 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文:问从哪里来,渔人具体回答了他们。 D. 未果,寻病终。 译文:没有结果,最终寻找生了病。 8.简答:
①《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
②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二、综合探究
1.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2.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分别解释。
①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义: 今义: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A. B. C. D. 4.翻译下列语句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记》作者是 , 朝人,名 ,是著名 。 6.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7.解释下列多义字: 武陵人捕鱼为业(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为 其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见渔人,乃大惊( ) 寻向所志( ) 乃 寻
乃不知有汉( ) 寻病终( ) 便舍船( ) 处处志之( ) 舍 志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 便得一山( ) 得
既出,得其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