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2013年(第38卷)第10期
·75·
——生物学知识记忆的必备要素直观、想象—
王艳琴
摘
要关键词
直观
想象
记忆
提高效率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第一中学162650)
在生物学教学中,尽量将机械记忆转化为形象、直观记忆,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纵观古今中外,通过直观想象有重大发明的科学家比比皆是。牛顿看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阿基米德洗浴时发现了浮力定律,往往深奥重大的律,
科学发现,是以人的直观感知为触发点的。在生物学直观、想象是必备要素。学习中,1
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实际教学中,就直观对象而言,可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1.1
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
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此方式因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所以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教学中除演示样就容易获得理想的记忆效果。例如,
实验以外,经常给学生观察一些植物的标本,还可通过了解两性花(茄子、西红观察校园外农户的蔬菜大棚,
柿等)、单性花(黄瓜);观察新鲜花期菠菜(长日照才同时又是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体植物)、豌开花,
豆花的结构,还观察根瘤等。使学生在体会孟德尔豌豆试验艰辛的同时,对本来陌生的植物产生直观感,加强了对知识的识记。1.2
模像直观
是通过对事物模像的直观感知而进
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模型和多媒体等的观察和演示。模像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扩大了直观范围,提高了直观的效实物直观的局限性,
果。利用每个教学班室内都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各种演示实验,效果很好。1.3
言语直观
在形象化言语的作用下,通过对言语
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它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例如,讲授能量代谢中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中肌糖元的而不是酒精,学习中很容易记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
错。而如果结合每个人剧烈运动过程中有腿酸疼的体“人跑最后‘肌’‘酒’,验,总结出酸疼,哪有气呼出来”就直观多了。2
联系生活实际,多想象、多思考
遗传图的解析是生物学学习中比较困难的问题。“无中生有为可引导学生想成顺口溜记忆: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人类有多种遗传病的名称和类型,性”也可想成顺口溜:常隐白聋苯(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病、苯丙酮尿症是血友病、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友肌性隐(色盲、
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常显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常染色体显性遗多并软(多指、
传病);抗D伴性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上无脑儿、原发性高血显性遗传);唇脑高压尿(唇裂、
压、青少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特纳愚猫叫(特纳氏综合征、先天愚型(21三体)、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渗透吸水时,联想起凉拌黄瓜菜。无氧呼吸时,多想制酸奶、制泡菜。矿质元素吸收时,无水就会受到影体温升高,酶活性降低,食欲就会不振,代响。生病时,谢也会受到影响。
生活中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
+++
分,还会丢失Na和K。丢失Na血压下降,心率加+
出现四肢发冷等症状。因为Na的排出特点是:多快,
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丢失K心律失常,四肢
+
瘫软等症状。因为K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
+
少排,不吃也排。所以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
+时,尤其要补K。
贮藏粮食时,为什么水分要求很低?可提问:你见过水果窖安装暖气吗?棉衣、棉鞋在夏天为什么容易我却没有?这些都发霉?为什么父母都是有耳垂的,
可由稔熟的日常生活联想到教材中的知识点。3
“形象化”多将自己地参与到知识中去
例如做一下深吸气,可想象一下外界气流通过自己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的末端进入肺泡。接着,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紧接着氧气被运送到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中,氧气再到达组织细氧在组织细胞内被利用,将物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胞,
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占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二氧化碳再按此路径排出。
记忆消化酶的种类、用途和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概念,以及细胞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可联想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吃了稀饭、鸡蛋、油饼,最后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物质又是如何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的,代谢废物又是如何排出的。
·76·
生物学教学2013年(第38卷)第10期
《进化》意义。研究成果发表于杂志。
生物学科技信息[古生物]
出土恐龙宝宝化石
《参考消息》据2013年5月5日援引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3日报道,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家詹姆斯·克拉克和他当时的博士生乔哈·舒瓦尼埃等人于2006年在中国石树沟组发现一个恐龙宝宝的骨骼化石,它属于虚骨龙的一个新种。虚骨龙属于包括暴龙等古兽在内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恐龙宝宝已经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敖闰”中的人物命名。记》
恐龙宝宝出土地层的地质年代为1.61亿年前,当时晚下同),侏罗纪刚刚开始;体长仅3英尺(1英尺约合91cm,体重仅3磅(1磅约合0.43kg,下同),其颅骨仅有25美分硬币大小,属于一头死时还不到1岁的恐龙,但成年后也许会“彪形大汉”,其庞大的身躯说不定能与16英尺长长成一个
的单脊龙或者25英尺长的中华盗龙相比拟(前者是一种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头上长有长长的肉冠);可能是一种以蜥蜴和与现在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鳄目动物有亲缘关系的其他动物为食的食肉恐龙。
化石揭秘侏罗纪时期蚊子吸取花蜜
《扬子晚报》据新华网2013年4月27日援引报道,南京“揭秘巨型跳蚤和恐怖虫的前世今生”古生物博物馆举行了
“恐怖虫”特展。展出的即蚊子化石均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已有1.65亿年,个头大小不一,但大多和现代蚊子很接近。其中最特别的是生活于距今1.65亿年的13块“恐怖虫”。“恐怖虫”“温柔”,化石的相貌虽丑,但却很没有——沃氏缨翅蚊的“近任何攻击性,是现代一种少见的蚊子—。这一重大成果已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而在亲”
恐怖虫出土的同一地点发现的其他蚊子化石,则与现代蚊子无论在体型还是长相方面均比较相似。研究推测,侏罗纪时也有吸取花蜜的。期的蚊子有吸血的,
辽宁发现飞行恐龙化石,仅鸽子大小会吃鱼据新华网2013年4月28日报道,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者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发现飞行恐龙小盗龙的胃容物化石,首次确认小盗龙会吃鱼,这对了解古生物的行为学具有重要
小盗龙(microraptor)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恐龙之一,生通常体长约60cm,身体只有活在距今1.2亿前的早白垩世,
鸽子大小,但有着锋利的爪子和覆盖羽毛的四肢。中加科学收藏于綦江家描述的小盗龙标本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
地质公园博物馆,保存完美,羽毛印痕等诸多细节清晰可见,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小盗龙标本,体长约80cm。在化石小盗龙腹腔内发现了一些极细的骨头,已经被确认为鱼骨。这些还有破碎的鱼的肋鱼骨中有的是着错落交织的薄薄的鳍条,
骨、脊椎,以及几个凸凹不平的被胃酸侵蚀过的骨片(很可能是鱼颅骨的碎片)。研究人员确定它们来自原始的硬骨鱼属于热河生物群中非常丰富的物种。类,
[物种新发现]
我国科学家发现奇特兰科新属种
据中国科技网2013年4月16日报道,广东仁化发现一,奇特的兰花新种“丹霞兰”它有花无叶,不进行光合作用,靠真菌供养,为腐生兰花。丹霞兰株高只有十几厘米,生命只有十几天。它已经顽强地在地球上生存了4~5千万年,目前仅发现21株,专家估计地球上总共不会超百株,已是极端濒危物种。
兰科植物的适应性进化一直是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兰花素有达尔文花之称,备受进化论生物学家关注。研究表明,这种奇特的兰花与宽距兰有亲缘关系,两者同属兰科树兰亚科布袋兰族,但因其唇瓣基部双囊状的结构和唇瓣“丫”形附属物等形态特征及其明显的分子遗传距离而区上
别于兰科所有已知的属,为一新种属。丹霞兰属所在的布袋兰族中的13个属呈典型的东亚-北美分布模式,而丹霞兰的发现填补了布袋兰族东亚一北美迁移进化格局缺失的重要一环。[神经科学]
细胞疗法成功控制小鼠癫痫发作
据中国科技网2013廿月7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通过向患有癫痫症的小鼠大脑海马区一次抑制了过度性移植内侧神经嵴细胞(即神经节隆起细胞),
活跃的神经电路中的信号,从而成功控制了小鼠的癫痫发作。这是在患有癫痫症的成年小鼠模型中阻止癫痫发作的《自然·神经学》相关论文发表在杂志网络版。首次报告,
癫痫发作时,患者往往会丧失意识,行为失控,这是由于海马区许多兴奋性神经细胞在同一时间异常受激而产生了大爆发。此项研究中使用的内侧神经嵴细胞是一种早期在——胚胎内形成的祖细胞,能够产生成熟的抑制性神经细胞—中间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从小鼠胚胎移植来的内侧神经嵴细胞植入后能在大脑内迁移,进而生成中间神经元取代癫痫中受损的细胞,并被作为新的抑制性神经元融入小鼠的神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在讲述新陈代谢类型时,可向学生提问:如果有光,有人类所需的所有无机盐且适量,有充足的水分,有含氧丰富的空气,你能坚持多久?虽然答案众多,但总之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人类是异养生物,不能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样知识还能记不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