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语文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字、词、句 1、读拼音,写词语。
wãi fàn shân zhîng xiān ruî máng lù shēng sâ jù lì ( ) ( ) ( ) ( ) ( ) chē huî jiān câ juān xiàn jù juã huāng rán dà wù ( ) ( ) ( ) ( ) ( ) 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呕吐( tǔ tù ) 压根儿(yā yà ) 半晌( shǎng xiǎng ) 尽量( jǐn jìn ) 堵塞( sāi sâ ) 给(gěi jí) 予 3、按要求填成语。
(1)写一组意思相近的成语。( )——( )
(2)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 、 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 、 ,但势单力薄,最终 、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 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改成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改成拟人句)
(3)哪个同学不希望自己成为“三好”学生呢?(改成陈述句)
(4)小明热烈要求参加演讲比赛。(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诸葛亮分析了 的形势,提出了 , 的策略。刘备听了 ,像 见到了青天。
2、为人子 香九龄 孝于亲 融四岁 悌与长
3、大雨前,林中的野蔷薇是这样的 。大雨中,野蔷薇 。大雨来临时, 把雨衣给了 ,后来传到了 的手里,最后 将雨衣盖在了 上面。他们一家这样做都是为了 。 4、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 , ,你做事如此 ,真是 !”
三、阅读。 (一)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 ),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 ),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 ),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 )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 )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 )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 )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此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你还知道哪些三国故事,请列举两个: 、 2、按原文填空。
3、这段话主要写了 4、用直线划出描写隆中景色的语句。用“来到„„,只见„„,好像„„”的句式写一句话。
5、用曲线画出描写刘备表现的句子,从刘备的表现中,你体会到
(二)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妈给你寄„„”
儿子只漫不经心:“不要紧,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měng)。 乍:忽然。 懵:糊涂。
1、读句子,回答问题。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1)“亲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这样的”指的是什么?)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领悟到什么?
4、假如你奶奶住在南京,当你听到未来一个星期南京每天最高气温为39℃的气象预报时,你跟奶奶打了电话。你在电话里会怎么说,请把内容写下来(不超过80个字)。
四、作文。
我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爷爷奶奶的爱,爸爸妈妈的爱,老师同学的爱„„在你的记忆中,哪一件与“爱心”有关的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写下来。注意要叙述清楚,重点突出,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