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练习3.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保存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a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a或者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习4.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 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而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 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2:3
学生练习5.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等到NaCl、NaClO、NaClO3混合液,经测定ClO--
与ClO3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B、11:3 C、3:1 D、4:1
学生练习6.氯和碘都是卤族元素,将氯酸钾加热能制取O2。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称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化合价,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I2O4 B、I3O5 C、I4O7 D、I4O9 知识点4.氯气、氯化氢实验室制法及代替方法
例1. 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试
2
回答下列问题:
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分离戊中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橡皮塞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P1和烧瓶中气体压强P2的关系为:P1______ P2(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利用甲装置也可以制HCl气体,吸收多余的HCl气体合适的装置是_____
(5)已知氯气与冷水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使布条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__.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实验的操
作方法、假设和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练习1:右图是气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学生练习2:海域辽阔,海水资源丰富,利用海水可以制得取食盐、碘、溴、金属镁等产品,其过程分别为: ①
海水 ② 苦卤
3
海水 加盐酸 贝壳 煅烧 CaO 食盐 氯气 鼓入 A 热空气 碳酸钠溶液 B 稀硫酸 (Ⅰ) 水 Ca(OH)2 浓缩 MgCl2 电解 Mg 混合物 Br2 (提示:苦卤的主要成分为溴的化合物;B中含-1价的溴和+5价的溴的化合物。) ③
回答下列问题: 海带 晒干灼烧 后浸泡 海带灰的悬浊液 (Ⅱ) 残渣 含碘离子的溶液 适量 氯气 (Ⅲ) 含碘的CCl4溶液 (Ⅳ) 含碘的水溶液 晶态碘 (1)在①制取金属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由MgCl2·6H2O晶备无水MgCl2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是 (2)在②中A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称),用热空气吹出混合物中的A,是利用了A的
(填物理性质)。
(3)在②中第(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Ⅱ) 、(Ⅲ) (Ⅳ)
(5)碘水中加入CCl4后,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CCl4在下层,这是因为 ;如果在太空中做该实验,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参:
知识点1.例1.D学生练习1.BC 2.C 3.D 知识点2.例1.B 2.B 3.A 4.AB学生练习.1.A 2.D 3.D 4.B 5.B 6.B
7.D 知识点3.例1.AB 学生练习.1.A 2.(1)①(CN)2 + 2KOH KCN + KCNO + H2O ②2SCN- + (CN)2 (SCN)2 + 2CN- (2) ①在阴凉处置于棕色瓶中密封保存②a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 b氯气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 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b,若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a .
4.C 5.D 6.D知识点4. 例1.(1)不褪色; 褪色;分液(2)等于;使烧瓶与分液漏斗上下压强相等,分液漏斗中液体顺利滴下。(3)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 2H2O
(4) BDE (5)Cl2 + H2O HCl + HClO ; HClO ;将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红布条,红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将盐酸滴到红色的布条上,布条不褪色,说明盐酸不具有漂白性。学生练习1.B 2. 1)D 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2)溴单质 挥发性 (3)BrO3- + 5Br- + 6H+ →3Br2 + 3H2O (2分) (4) 过滤 萃取、分液 蒸馏 (5)CCl4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不会分层(或呈乳浊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