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单元单元备课
__五_年级 班 主备人 李承浩授课人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教 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材 用。因此,教学时,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分 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析 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用数方格或转化的方法学习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图形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目标 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 难点 探索三角形的特征,经历推导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 探索梯形的特征,经历推导梯形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1. 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措施 2.发挥直观操作在探索活动中的作用。 3.重视多样化的学习,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教学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学具盒及各种图形的学具袋 准备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7课时。 课时信息窗1 1课时 安排 信息窗2 1课时 信息窗3 1课时 信息窗4 1课时 相关链接 1课时 回顾整理 2课时
1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五单元教案
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承浩 使用人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名称 信息窗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比较,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目标 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转化思想在推导公式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硬纸片、三角板、剪刀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面积 =( )×( ), 正方形的面积 =( )×( )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教 学 3、试举例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并提出猜想,如何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过 (二)我会预习。 自程 学课 本 65-66页,明确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猜想: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数一数,然后填写下 表。(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 2
教 学 过 程
计算。)
仔细观察、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我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操作验证: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思考下面问题 (1)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拼成了什么图形?
(2)仔细观察比较,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变了吗?
(3)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有什么关系?
(4)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3、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用字母写成:__________________。 4、快来计算一下楼梯玻璃的面积吧。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1、各小组将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一个学生演示转化过程,另一个学生说发现,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见解。 3、一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4、一平行四边形钢板,底6m,面积是51平方米,的高是多少?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四单元教案
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承浩 使用人 3
学科 课题名称 数学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信息窗2 《三角形的面积》 1、自主探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难点)。 教学目标 2、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重点)。 3、体会转化思想在推导公式中的运用。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6个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硬纸片 教学流程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4cm 6cm 3cm 3cm 2、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试举例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并提出猜想,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二)我会预习。 1、动手操作: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一拼。 (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 (2)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 (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 通过以上操作,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一定能拼出什么图形?( ) 2、请选一个拼出的图形,标出它的底和高,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拼出图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出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根据拼出图形的面积公式,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吗? 拼成图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4、三角形的面积=( )×( )÷( ) 4 教 学 过 程 6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5、快来计算交通标志牌的面积吧。 1、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计算下图三角形的面积。 10 4.8 8 交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1、各小组将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一个学生演示转化过程,另一个学生说发现,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见解。 1、判断。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3)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3、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它的底是12.5dm,高是7.8dm。每平方米玻璃6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四单元教案
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承浩 使用人 5 学科 课题名称 数学 课型 《梯形的面积》 新授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 2、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重点)。 3、体会转化思想在推导公式中的运用。 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任务单、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制作这个椅子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木材? 探索活动要求 1.想一想。求椅子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 2.猜一猜。可以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来研究?会验证你的猜想吗? 3.做一做。利用学具(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平行四边形。 (利用启发式谈话法)让学生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教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师:谢谢,回答的很好。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梯形(出示直角梯形) 6 学 过 程
师:这两个叫什么梯形。 生:直角梯形。
师:那这两个直角梯形可以拼凑成什么图形呢? 生B上来演示,拼成一个长方形。 (利用启发式谈话法让学生得出) 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长×宽÷2
=(上底+下底)×高÷2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两个梯形的方法,那么一个梯形能不能推出梯形的面积呢?
师:大家手上都准备了一个梯形是吗?那大家利用手中的图形,动动手,动动脑,看看一个图形能不能推出梯形的面积(两分钟后生上台演示)
S1=上底×高÷2 S2=下底×高÷2 S梯形=S1+S2
=(上底+下底)×高÷2
师:以上我们用了三种方法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现在大家明白了前面梯形面积怎么算了吗?
生:明白。
师: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出远远不止这三种,下面老师再为你们介绍一种。
演示(将梯形对折,使上下底重合,沿折线将梯形剪开,就可拼成平行四边形)
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13cm,下底比上底长135cm,高是26cm。求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
(1) 梯形下底:13+135=148m
2
(2) 梯形面积:(13+148)×26÷2=2093(m)
2
答: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是2093 m 做电子书包推送的试题。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四单元教案
年级 学科
五年级 数学 主备人 课型 李承浩 新授 使用人 课时 第4课时 7
课题名称 《生活中的多边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2、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简教学重点 单图形所需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任务单、微视频、课件 教学流程 知识链接。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修改 名称 长方形 面积公式 底 3.5m 2.8cm 6.8dm 高 面积 2.4m 4cm 5dm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下底:2.8m 上底:1.2m 1.4m 1、认识组合图形 (1)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物品的图片,( 课件出示:房子、队旗、风筝、七巧板)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有哪些图形。 重点说说队旗中的平面图形。 象这样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称为组合图形。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组合图形 窗户、飞机模型……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3、教学例题 8
教 学 过 程 虾池示意图 (1)(课件出示)这虾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请学生认真观察这个组合图形,怎样计算出面积呢?大家在图上先分一分,再算一算。 (3)全班交流算法。 (4)问: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有多种算法,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多动脑筋,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5)问通过学习,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 1、各小组将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着重说明分析的过程,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见解。 师小结:在计算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在计算面积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板书设计 石横镇中心小学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四单元教案
年级 学科
五年级 数学 主备人 课型 李承浩 新授 使用人 课时 第5课时 9
课题名称 公顷和平方千米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体会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使学生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的实际大小。 教学目标 3、使学生掌握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较大面积单位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体会并理解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的实际大小 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表象 课件、任务单、微视频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教 学 过 程
复习准备: 1、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你能分别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吗? 课件:出示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公顷有多大?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0×100=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估一估:学校操场的面积有多少公顷? 10
教 学 过 程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 )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1公顷。
从你的身边找一找,也来说说1公顷有多大。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32.4公顷= ( )平方米45000平方米=( )公顷 想一想,怎样将平方米化成公顷?将公顷化成平方米呢? 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
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
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各小组将你们的探究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时着重说明分析的过程,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见解。 1、下图是某社区规划图。
算一算,A、B两个社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一片杨树林长500米,宽80米。这片杨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如果每公顷有800棵树,这片杨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