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标准具体要求
一、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读本、读物或校本教材中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具体要求:
整理一本校本教材。各校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整理一本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校本教材,在具体内容处用红色标注。
准备一批学科教案。各校要准备一批学科教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特别是语文、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以及班会、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中要有1-2次渗透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案,并用红色字体标注。
二、校园大门口、运动场(运动馆)、食堂、会议室等显著位置、每个教室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牌,电子显示屏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志愿精神内容。
具体要求:
各中小学校园大门口尽快将市里统一制作的墙体广告布置上墙;每一个中小学教室都要在黑板(前后均可)上方张贴一条“24字”宣传标语;运动场、食堂、会议室等显著位置也需要有“24”字宣传牌;电子显示屏迎检期间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志愿精神内容。
出好一期黑板报。各校要指导每个班级出好一期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黑板报,并保留至检查结束。
制作一个专题网页。各校要在校园网上以浮漂形式开设一个专题页面,开展“核心价值观”、志愿者精神、、“八礼四仪”相关知识的解读,并就学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三、全体老师、学生熟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志愿精神,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晓率100%;
具体要求:
进行一次背诵检查。认真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志愿者精神、、“八礼四仪”人人熟知、个个会背的目标任务,对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强调一点:人员全覆盖—全体教职工(含保安、食堂工作人员等工勤人员)、学生(不含幼儿园)
集中开展一次问卷调查辅导。围绕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内容、文明城市测评模拟调查问卷对学校全体教职工开展一次专题辅导。
四、中小学生精神面貌良好,行为举止文明有礼,无乱吐、乱扔、乱刻画、攀折、损坏花草树木现象,文明排队、礼貌用语,学生守则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具体要求:
加强一次行为规范教育。以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集中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课间休息、中午用餐、放学期间等时段,以及上下楼梯、进出校门、外出游玩时要遵德守礼,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各中小学均有学生守则。其中要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第五条到第九条,为校园周边环境:
五、在临街中小学附近,设有交通标志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六、学校周边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
七、校园周边无“三无食品”销售,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
八、学校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无歌厅、舞厅、卡拉OK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以学校校门中线为起始点)
九、学校周边无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现象,烟酒销售点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
具体要求:
请各校对照标准,再次排查,发现问题请及时上报。(12月22日16:30分前通过公文平台上报党政办严少卫)
学校周边环境自查表
单位名称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