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作用
同口小学 韩战桥
摘要: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因为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越来越认识深刻了,利用媒体技术不失时机的催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配合歌曲和所要欣赏乐曲的背景的介绍。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电脑音乐教学
关键字:小学信息技术 音乐课 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教多媒体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如录音、录象、投影、计算机、电脑音乐等这些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灵活性和交互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教媒体。它们的进入,使音乐教育朝现代化的方向跨进了一大步,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具体化、枯燥的音乐理论趣味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在音乐教育中,如果注意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育结构,提高学生艺体素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怎么更好的发挥音乐课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呢?这就应该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的功效。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发现美。热爱美。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煤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比如,我在五年级的时候,给学生学习了一首课外的歌曲《爸爸的草鞋》。为了营造学唱这首歌的氛围,让学生融入到这首歌情境中去,我利用多媒成的幻灯片,一张一张的展示与这首歌相关的一些图片,比如,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帆船、还有米黄色的草鞋等。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了这首歌的意境中去,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和音乐课的这一整合让学生体验到了,感受到了美,才会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美好的生活,热爱周围的人和事物。
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配合歌曲和所要欣赏乐曲的背景的介绍。
背景因素,即围绕乐(歌)曲的产生而折射的社会历史状况。比如我在四年级教唱歌曲《王二小放牛郎》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最后英雄二小被敌人用刺刀挑死在石头上的片段,学生们被故事情节所感动的同时,还学习了王二小那种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这种手段,对于了解这首歌的背景,学唱这首歌起到了烘托气氛,营造浓厚氛围的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电脑音乐教学
在乐理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可以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的更直观,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我们音乐课经常会教学生认识音符,音符是不容易记忆的,记忆音符是一件
令学生头疼的事情,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理解这么抽象的事物。可是有了我们的CuteMIDI简谱作曲家(自己在网上购买的一款伴奏制作软件),在它的窗口输入音符,就可以发出标准的音调,不仅使学生认识了音符,还可以认识音的长短,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试唱练耳教学中,利用这个音乐软件可以完成音准、节奏方面的训练。它的音准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它的节奏精确度也是独一无二的。上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试唱的曲谱输入软件编辑窗口,速度、节奏音调,都可以自己设置调节,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方便自如,只要我们点击播放键就可以播放输入的旋律,想放多少遍就放多少遍,想从哪里放就从哪里放,对于试唱教学在方便不过了。
在歌唱教学中,可以完成歌曲MIDi伴奏的制作。
我们在学唱一首歌的时候,附带的光盘里的伴奏和声比较强,节奏学生也不好把握,学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导致一节课学不会一首歌,影响了学歌的效率。如果运用电子琴的话,声音太单调,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时间久了学生有厌烦的情绪。但是我们运用MIDI软件,可以完成多音轨,多乐器的制作。可以用小提琴,吉他,钢琴等等,乐器库供你选择的乐器很多,节奏型也是形势多样,制作出来的伴奏立体感比较强,学生比较感兴趣,学起来就比较快。如果不懂编曲的,只要你把音符输入,选好调式,点击“自动生成伴奏”,剩下的事情就由软件帮你完成了。自动生成伴奏后,你可以先听听,如果节奏型、速度不满意自己可以在修改,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现在我的音乐课,基本上都是用这款软件伴奏,包括送课下乡活动都是用这个,伴奏很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美育、创造能力、演唱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让教师轻松,让学生更容易学,而且乐意学,因此,我们的音乐课必
须营造一种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气氛,所以,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