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傣族

傣族

来源:百家汽车网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先民在有史记载以来被称为“百越”,“百越”是我国古代东南和南部地区一个分布广泛的族群,在东起今浙江、福建,南至今广西、云南,直至东南亚一带的广大领域内都有他们活动的足迹。因其历史上同俗共源、支系发展繁杂、分布地域广阔而被称之为“百越”,以示其多。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与缅甸的掸(傣)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萨姆邦的阿洪傣都有着渊源关系。其后裔还包括了今天的水族、布依族、侗族、黎族等民族。

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与属壮洞语族的壮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百越”民族的后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区域、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民族特点,语言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同源词和相同的语法结构。

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傣族地区是祖国西南和中印半岛的缅甸、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西汉元封二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时,傣族地区即是益州郡的西南边疆;公元120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朝贺,并派出精湛的乐队和杂技艺术团到东汉宫廷演出,博得安帝和群臣的赞赏,东汉皇朝赐给掸国使节印绶、金银、彩缯;掸国王雍由调被封为汉大都尉。至此,傣族和东汉皇朝正式建立了隶属关系。这一时期,傣族社会已进入农村公社制。

唐宋两代是傣族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唐时的傣族先民已进入了畜力犁耕的农业阶段,水利灌溉普遍应用于水稻之中。社会生产的极大

发展。并由此带来了傣族地区商品交换的繁荣。到了宋代,傣族先民在滇南地区以景洪为中心建立“景龙金殿国”,其首领叭真受大理国封号,“命为一方之王,10年后征服远近各邦,成为盟主,所辖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由于南诏、大理对傣族地区统治的加强,进一步密切了边疆与内地和皇朝之间的联系,傣族社会已处于封建领主制。

这个时期傣族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元朝开国后,建立了云南行省,开始在傣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云南南部今西双版纳等地建立了彻里军民总管府,后又建立了许多土司政权,加强了云南边疆地区的政权建置。清代初期,仍沿袭明制在边疆推行土司制度,后来对靠近内地的傣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云南的土司都属清委派的流官所建立的府厅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废除土司制先后在傣族聚居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并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傣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傣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和建设,尤其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傣族人民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

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的舞蹈也是一大特色,其独特之处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最有名的成为孔雀舞。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 富饶美丽的傣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

傣族禁忌很多。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祭龙时,外族人不能参加祭典,入佛寺时须脱鞋,不许摸小和尚的头。进傣家时,忌到楼口不脱鞋,忌在家中剪指甲、吹口哨和玩响乐器,认为口哨及乐器声可唤鬼入室。

说到傣族,最不得不提的就是他们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节期在傣历六月。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越泼越激烈,鼓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高兴异常,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傣族的风景美不胜收,傣族的人民热情大方,他们的历史渊源流长,他们的风俗独具特色,他们的节日大胆欢快,令人流连往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