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质量分析报告

三年级语文下册质量分析报告

来源:百家汽车网
2018年7月临沧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检测

小学三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试题评价

本次试卷命题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难易适中,内容全面,知识点突出,注重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考核。命题同时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是一份较为全面检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优秀试卷。

二、考试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一)全卷基本情况

应考人数 462 实考人数 447 平均分 难度 适中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 (注:100样卷) 分数段 0~9 10~19 0 20~29 0 报考人数 100 100 100 100 30~39 1 实考 人数 100 100 100 100 40~49 8 50~59 7 60~69 11 70~79 10 80~ 37 90~100 26 满分 人数 25 18 14 0 100~120 (中学填写) 人数 0 (二)各题统计分析(注:100样卷) 题号 字词积累1—5 句子积累1-3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零分人数 0 0 0 0 36 25 14 25 24.5 36 25 14 24.5 5 7 1。5 5 22。5快乐阅读1—5 快乐习作 12 14.25 三、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题目序号 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 字词积累:字词积累一共36分,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掌握较好的是字词部分。“字词积累”中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二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中易混淆、易出错的是“窟窿\"的读音。第三题“比一比,再组词”,“侮”做得不是很好,因为课文练习中经常出现的是“悔\"还有’“诲”字这说明学生平时不善于举一反三,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1 2 句子积累:句子积累一共25分,第一题按要求,做句子,这既考察了学生对原句的识别、理解,又要求学生准确改写,这既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又给学生留下了一定自由空间,更注重考察学生课外阅读及各类知识的储备,且答案多元。句子掌握得不牢固,逻辑思维不强,今后应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第二题给句子排排队,学生丢分多一些,学生没有充分读懂题目要求,没有弄清瓜苗播种的过程。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得分情况不是很好. 第三题我会背,也会填,这一题得分比较好,这一题只需要,学生平时注意默写和听写,都容易得分。 快乐阅读,我能行:第一大题读短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学生得分情况很好,说明学生对这类题型掌握较好。第二大题从短文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这一题,学生可能没有认真读题目,近义词和反义词有一部分没有从短文中找出,导致失分.第三大题写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学生能准确的在短文中找到答案,不易丢分.学生得分率很高,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在文中准确的找出相应的词.第四小题满分的学生较多,可能比较容易在短文中找出,可能平时老师也练的比较多。第五小题仿写比喻句,一部分学生会写,一部分学生不会写,可能平时老师也练的不够多。从阅读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做阅读题时不能深入思考,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而且学生阅读态度也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我是习作小能手:题目:我喜欢的( ) 3 (1)审题不清,习作要求不明确。 4 (2)个别学生还达不到本年级段习作的基本要求:习作内容不充实,三言两语极其简单的完成习作,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3)字里行间没有流露出“喜欢”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建议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错因分析:

这份试题涉及内容方方面面,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

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题型结构合理,难易恰当,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通过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把所教的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和规律。把字词放在语境中去认读、去理解,把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习作、日记中运用学过的生字词。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写错别字的问题较严重。 (二)理解、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不强。

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弱。其实只要联系句子,把词语的意思代入句子中理解就可以了。这说明学生的拓展思维、理解句意等方面还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目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

深度。所有今后要加大训练力度,具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三)学生习作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习作的格式不正确,还有好一部分学生在自然段的开头没有空两格。本次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缺少真情实感。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其次是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这也是导致习作丢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对策和改进措施: (一) 深化课改,学得扎实。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二)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三)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们要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

(四)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

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

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不搞题海战术,要练得精,练得巧,练得有实效。加强写字教学,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总之,考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工作以巩固基础知识,特别是在书写的时候一定严格把关,试卷上才会出现清晰正确的字迹。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语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习语文要持之以恒,长期积累。 说明:

1.质量分析报告内容要充实,分析准确,有利于诊断教学,发挥导向性和指导性。

2。质量分析报告页面要求:使用Microsoft Word 文档制作,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均为2。54厘米,左右页边距均调整为2.6厘米。标题用小二号字,方正小标宋简体,行间距29磅;质量报告撰写者用小三号字,楷体GB_2312,行间距29磅;一级标题用四号字、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字、楷体GB_2312;正文用四号字,仿宋GB_2312,行间距26磅,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表格内文字用五号字,宋体.

3. 要把重点放在第三部分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和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上,每个部分不少于10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