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5期 2008年10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1 0f SuzhOu Educat{0n Inst1 tute V0I_11。N0-5 实 输 Oct.2008 初中生上肢力量教法新研究 赵飞 L特 它肢进 玎 叠 #缘绒 量| 较 参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桃园煤矿学校 安徽・宿州 234l16) 霰 采 技 【摘要】采用测量、实验对比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种形式的练习方法,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 饱满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上肢力量的教学效果。 幂 【关键词】初中生上肢力量游戏练习 #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9—8534(2oo8)O5—0163一O2 精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1.1研究对象 2.1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表2),教学实验前,实验班与对 桃园矿学校初一年级,任意抽取二个班,分为实验班与对 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班的抛实心球、引体 照班。每班各44人。 向上成绩均偏低,可见学生的力量素质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我 1.2研究方法 校运动场地、设施条件较差、缺少体育文化氛围造成的。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内容、学时数相同,实验班采用以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成绩比较 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法组织教学:对照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实验班的学生的上肢力量得到明 的常规教学法组织教学。(表1) 显的提高,且与对照班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在教学中采 表l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方法对比表 用多种形式,以游戏为主的练习方法,使同学们在愉悦的心态 丝 堡 竺 垫 些堡 堡查 墨塾 鲨些型: l_兴趣 学习,同时运动强度又比较大,不仅发展全身素质,而且培养 刈!!【} 纯}.胜 ・I【 少 船车 采川 撇少震川 了同学们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_3实验班实施内容 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法能有效地促进 实验班以学生为中心,以游戏内容为主要形式,采取课前 预习、课堂提问、学生互相指导、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的自主学 习方式;在营造欢乐学习气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共同参与和 奠转 螂 A B c 埘j!{{功 【…—— j坐 ‘妻壁 ——一自我价值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以以下四个循环段来进行 ) A B C D ^ B C D ^ B (’ I) 1.3.1上肢力量性游戏 。 ’。 . ’ 测评…,. 简 的 戏簟习,对学生上肢力量进行 州tI- . :。 .。 , 。. 。 ! . !: ,提出下一阶段学生的练习目标。 1.3.2上肢力量性的比赛 川撑6 II l7 10 7 I2 f6 9 q I6 l4 s 7 l6 I 4 7 再对上肢力量进行测评,并强调技术动作的正确性。确定 下一目标。 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 1.3_3上肢力量趣味性和对抗性较强的游戏 我价值得以体现,为中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再次对上肢力量进行测评,在动作技术基本正确的前提 3.2建议 下,强调运动成绩。 积极推进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 13.4变相性和辅助性练习 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标教育的需要。 最后测评、总结。 (下转第159页) 米【收稿【j期】2o08—6—14 [作者简介】赵一琶,男,现为桃园矿学校教师。 163 第11卷・第5期 2∞8年10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0urna1 0f Suzh0u Educat1 On Inst1 tute V0J.11。N0.5 Oct.2008 发异想虽然得到老师的鼓励,但他们更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 最后,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追求性,且具有一定的 教师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为每个 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抑自己表现欲望。因此,教师要深 思辨能力,人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 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愉悦转化为创 现.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 造性的原动力。如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辩论、撰写历 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平等相处、民主探究,鼓 史小论文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 励并唤醒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赞赏同 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思维的过 学的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 程,拓展为创造能力。比如在讨论岳飞时,学生指出:岳飞若是 在评价武则天的辩论会上,一个学生认为:由于武则天是女 二、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 先率领打败金兵再班师回京.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又如 创新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综合的探究新知的综 的,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她当了皇帝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常 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 规:有的同学认为她的统治大有贞观遗风,推动了社会的进 和经验作为依据就谈不上。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 步,应给予肯定;有的认为她残暴应否定;还有的认为应客观 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 公正的评价武则天,既有进步性,又有消极的一面。再如,在分 动求知。教师在授课中,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 析唐朝繁荣原因的小论文里.有一个学生分析指出,隋唐时 参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的自主性,它强调的 期,由于科举制的创立、学校制度的完备,使这时期的人口素 是思维主体的意识性和能动性④。如我在讲隋朝大运河时,创 质得到提高,其中官吏素质的提高,改善了这一时期的管 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隋殇帝,你会下令开凿 理水平,奠定了唐朝的盛世繁荣。这说明学生是可以通过 大运河吗?请说明理由。讲授西安事变时,启迪学生:假如你是 思考,学以致用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当时的东北军一员。你是否主张杀掉蒋介石?为什么?要让学 创新教育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创 生走进历史,就要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引入到当时的历 新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师主导和学 史世界中去,感悟历史进发智慧的火花,寻求走出历史的途 生主体两者有机统一。”历史教师必须当好“学习指导者、参与 逐步培养学生自 径。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感悟程度不一、看法不同,但都一定 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发自内心的感触,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 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形 性.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培养。 成正确的观察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观点、态度及方法, 其次,教师要逐步放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的是要使学生渗透到教法之中。在唤起学生“质疑、思疑、追 疑、释疑”中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注释: 要抓住疑点,巧妙利用设疑技巧,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 ①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 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⑤。比如学习“鸦片战争” 的生产,分配与应用的经济。 一课可以质疑: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会侵略中国吗?又 ②创新能力:善于发现新情况。采用新方法和新手段创造 ③《历史课程标准读本》第一页“三、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 . 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何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呢?设 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疑的目的是让学生明了教材处处有疑,学习中若不能质疑,说 思维能力便无法培养.因此.教师有义务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 明学生还不懂得如何去学习历史。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 方式的创新”。 五期.P16一一19)。 疑方法。如学习历史现象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先搞清楚“是什 2001.④《历史课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历史教学实施指南》第129页“教学方法的变革”。 么?”,再探究“为什么?”,最后要懂得“说明了什么?”。比如 学习淝水之战时,师生就可以思考 有人认为前秦才是统一中 国的正义一方,对不对?为什么?前秦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以 参考书目: 此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打破 思维定势。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就能使学生由不会 到会,由教师指导着学习到自主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 自主创新能力。 ● -—— ・-—。-卜一-+一-。-+一一。。-●一・。。-卜-。-+一-+一---卜一+一+一+-+一+-+-+-+-+-+-+-+一+一+一+1、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新理念》 2、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 3、陕西师范大学编辑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上接第163页) 体育教师的观念要更新。积极拓展校际问经常性的体育 【1】《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 师范大学出版社20o3 【2】《中外游戏精粹》人民体育出版社2o03 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3】陈彦 篮球“多角色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 影响的实验研究U】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O4,(5) .1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