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获得较多训练,对当前学科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和计算机、地理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原理和知识,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从事规划设计能力,了解国家科技、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城乡规划与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法规,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自然地理学 城市地理与村镇规划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区域分析与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 资源科学原理 旅游规划学 房地产评估
教学特色课程
全英文教学课程:地球科学进展 双语教学课程: 旅游经济学
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地理科学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地理学
说明
~
辅修专业:25.5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
双学位: 61学分,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5+5学分
(1)思政类 必修 11.5+2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371E0010 形势与Ⅰ +1.0 0.0-2.0 一 秋冬,春夏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春夏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31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 371E0020 形势与Ⅱ +1.0 0.0-2.0 四 春夏
(2)军体类 必修 5.5+3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3110021 军训 +2.0 +2 一 秋 031E0020 体育Ⅰ 1.0 0.0-2.0 一 秋冬 031E0030 体育Ⅱ 1.0 0.0-2.0 一 春夏 031E0040 体育Ⅲ 1.0 0.0-2.0 二 秋冬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1.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50 体育Ⅳ 1.0 0.0-2.0 二 春夏 03110080 体质测试Ⅰ +0.5 0.0-1.0 三 秋冬,春夏 03110090 体质测试Ⅱ +0.5 0.0-1.0 四 秋冬,春夏
(3)外语类 7学分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7学分,其中必修“英语水平测试”1学分课程。学校安排一年级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获得“英语水平测试”1学分的学生,可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外语水平。 (A)必修课程 1学分
~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F0600 英语水平测试 1.0 0.0-2.0 二
(B)选修课程 6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0 2.0-2.0 一 秋冬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0 2.0-2.0 一 春夏
(4)计算机类 选修 5学分 A)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 春夏
B)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2学分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2.0-0.0 一 秋冬 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0 2.0-0.0 一 秋冬
(5)其他通识课程 选修 16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号带“S”的课程)、新生研讨课程(课程号带“X”的课程)。理学类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2)在“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3)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A)通识核心课程 2学分
~
B)人文社科类 6学分
C)沟通与领导类 1学分
2.大类课程 38学分
(1)大类必修课程 必修 28.5学分 A)以下课程必修 16.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170 微积分Ⅰ 4.5 4.0-1.0 一 秋冬 061B0421 化学实验(甲) 1.5 0.0-3.0 一 秋冬 061B0430 普通化学 3.0 3.0-0.0 一 秋冬 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2.0 2.0-0.0 一 秋冬,春夏 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2.0 2.0-0.0 一 秋冬,春夏 061B0180 微积分Ⅱ 2.0 1.5-1.0 一 春 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1.0-1.0 一 夏
B)以下“线性代数”与“高等代数Ⅰ”课程二选一 2.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040 高等代数Ⅰ 3.5 3.0-1.0 一 秋冬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2.0-1.0 一 秋冬
C)以下“大学物理(甲)”与“物理学”课程组二选一 9.5学分 (Ⅰ)“大学物理(甲)”课程组 9.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Ⅰ 4.0 4.0-0.0 一 春夏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 4.0 4.0-0.0 二 秋冬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0.0-3.0 二 秋冬
(Ⅱ)“物理学”课程组 13.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300 物理学Ⅰ 3.0 3.0-0.0 一 秋冬 061B0310 物理学Ⅱ 5.0 5.0-0.0 一 春夏 061B0330 物理学实验Ⅰ 1.5 0.0-3.0 一 春夏 061B0320 物理学Ⅲ 4.0 4.0-0.0 二 秋冬
(2)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 9.5学分 (A)必修课程 3.5学分
~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1.0-0.0 二 秋 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2.0-1.0 二 秋冬
(B)选修课程 6学分
在课程号中带“A”、带“C”和带“D”的课程中,选6学分。本专业建议选修下列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121C0012 测量学(乙) 1.5 1.0-1.0 二 春夏 201A0020 管理学 3.专业课程 61学分
(1)专业课程 必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06123331 环境学原理** 06120220 地理信息系统* 06120282 地图学** 06121992 自然地理学* 06123340 普通地质学* 06191131 计算机图形学** 06120200 经济地理学* 06123560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06120102 城市规划原理* 06123710 资源科学原理** 06197060 人文地理学* 06123570 城市地理与村镇规划* 06121510 土地资源管理* 06197070 区域分析与规划* 06198551 计算机辅助制图** 06120371 房地产开发与策划** 06120380 房地产评估** 06122531 旅游规划学* 06198570 旅游经济学** (2)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06188051 地理认识实 06188121 综合实 (3)毕业论文(设计) 必修 课程号 课程名称 061030 毕业论文 ** 4.个性课程 16学分
3.0 3.0-0.0 二 春夏
45学分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2.0-0.0 二 秋 2.5 2.0-1.0 二 秋冬 2.0 2.0-0.0 二 秋冬 3.0 2.0-2.0 二 秋冬 3.0 3.0-0.0 二 秋冬 2.5 2.0-1.0 二 秋冬 3.0 3.0-0.0 二 春夏 2.5 2.0-1.0 二 春夏 2.0 2.0-0.0 三 秋 2.0 2.0-0.0 三 秋 2.0 2.0-0.0 三 秋 4.0 4.0-0.0 三 秋冬 2.0 2.0-0.0 三 冬 2.0 2.0-0.0 三 冬 2.5 2.0-1.0 三 春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四 秋
8学分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4.0 +4 二 短 4.0 +4 三 短
8学分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8.0 +10 四 春夏
~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修读下列课程,也可跨大类自主选择修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6123050 旅游资源评价 2.0 2.0-0.0 三 冬 06195210 地图设计与编绘艺术 2.0 2.0-0.0 三 冬 06197020 水文水资源学 2.0 2.0-0.0 三 冬 06198590 土地利用规划 2.0 2.0-0.0 三 春 06195250 计量地理学 06195430 地球科学进展 06195550 风水地理 06121191 区域投资环境分析 06195560 环境卫星遥感 06199220 生态建设与灾害防治 06123260 海洋卫星遥感 06120601 环境污染与治理 06120900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06195570 世界地理学 06195580 环境污染与土壤生态 5.第二课堂 +4学分
2.0 2.0-0.0 三 春夏 2.0 2.0-0.0 三 春夏 2.0 2.0-0.0 三 夏 2.0 2.0-0.0 四 秋 2.0 2.0-0.0 四 秋 2.0 2.0-0.0 四 秋 2.0 2.0-0.0 四 秋冬 2.0 1.5-1.0 四 冬 2.0 2.0-0.0 四 冬 2.0 2.0-0.0 四 冬 2.0 1.5-1.0 四 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