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1—2题。
1.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2.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2题。
3.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是(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我国将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据此回答11~13题。 5.目前,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6.山西省、陕西省都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两省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省会城市都位于地堑中 B.两省区全部属于外流区域 C.秦岭横穿两省区南部
D.最主要的生态问题都是土地荒漠化问题
7.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轻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7-9题。 8“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9“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13~14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11.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1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回答16~18题。 13.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14.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15.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16.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河流的洪涝治理 C.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 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17.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A、大力发展旅游业 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 D、大力发展养殖业
1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9.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
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①⑤ B.③⑥ C.①②④ D.④⑥
20.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①热量充足②光照强烈③地形平坦,黑土肥沃 ④水源充足⑤耕种历史悠久
A.①②③ B. 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读图3,回答22-24题。
21.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85%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22.从图3中看出荒漠化土地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23.在这些荒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D、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