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摘要: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方式。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所有课程中最为基础的工具性学科,与其他各学科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实“双减”的重要载体。基于此,以下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 引言

2021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目前,我国对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较少,如何通过语文作业设计推进“双减”落地仍需要学者进行深入探究。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价值

依据教育部整合提出的作业设计意见指导,从2017年要求的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与时长,2018年提出的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到2019年提出的要统筹作业的数量与完成时间,开展多形式的作业来提高作业质量,2021年新颁布的“双减”更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提出了更加具象可操作的要求,可以看到这些要求都力求逐步实现作业从“量”到“质”的转变,重视作业设计的质量就要统筹安排作业的目标、内容、时间、难度、类型、数量等各方面的设计实施。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业设计与管理逐步被纳入到语文教学的闭环中,缺少了作业,语文教学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行。从教师层面来讲,通过作业可得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把握学情。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注重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

小学语文学习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在进行“双减”下的作业设计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完成作业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既能够注重课堂所学知识本身的实际应用,又能够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开展延伸。例如“我有一篇课文《月亮给我的礼物》》”这篇文章,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月亮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又具有鲜明特点——“圆”以及“月色”等特点。作者在设计这个作业时,还可以结合了课文中对月亮赋予人类光明与温暖的寓意和表达手法等内容进行设计,在完成此类作业时老师要及时对学生所掌握知识进行反馈和补充,使其能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去。

(二)差异化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教师应立足新课标的要求,注重作业的差异化设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都不同,对作业的需求自然也不同。教师对作业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情况和差异,提炼重点,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差异化作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①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好句;②列出本文六个部分的小标题,借助这些小标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家人分享这个故事;③课文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读一读,说说写景部分的作用;④读完整的《小英雄雨来》,口述故事并评比。作业①和②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旨在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巩固字词,掌握课文内容,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业③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可以促进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面向的是能力中等及以上的学生。作业④主要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差异化的作业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其语文学习提供助力。

(三)披沙拣金,提高作业精度

提起语文作业,很多学生都比较反感,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容易出现类型单一、机械重复练习居多、语文核心素养内容缺失等问题,甚至有的教师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知识的巩固,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起到反作用。同时,这样的作业设计也忽视了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大量的作业不仅会将学生的精力消耗殆尽,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也使教师无暇细致批改,无法发挥作业的作用。对此,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提升作业的精度,保证作业合理、适度。首先,教师要把握单元教学目标,系统分析,体现语文教学要求,明确单元教学重点。其次,教师要制定单元作业目标,依据教学重难点落实语文要素的渗透,编制课时作业目标,对作业进行整体设计。

(四)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以往小学语文老师们所采取的作业安排方式都比较单调,给学生们造成了很大的学业压力,违反了双减的规定,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中,老师们需要总结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丰富作业布置方式,给学生们设置不同的任务,使孩子们更充分的成长。如,当引导孩子们阅读《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布置这种主题的作业:“同学们,大家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还有哪些声音能够让你感到愉悦呢?”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充分引起孩子们对该问题的兴趣,从而开动脑筋加以思索,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增多了。接着,老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们:“同学们,我们聆听了很多奇妙的声音,其中许多声音是由我们人类形成的,也有许多声音是来源于自然界。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寻找文章中所描述的所有声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思索,想一想自己还了解哪些大自然的声音”。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以这种方式来转换作业形式,将以往枯燥的作业形式变换为生动活泼的作业内容,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有效学习。

结束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的作业设计方式,积极践行“双减”理念,提升作业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同时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出版者不详],2022:461-463.

[2]辛金兰.“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探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出版者不详],2022:802-804.

[3]赵仁燕.“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初探——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为视角[J].小学生(中旬刊),2022(10):37-39.

[4]陈荣.“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小学语文课堂和谐统一探析[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学术研究论坛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32-34.

[5]左青兰.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素养作业设计策略[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4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