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旧拓新。课的开始我出示两道整、小数四则运算题,计算后总结它们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的知识从心理需求到知识铺垫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利用大家都知道的奥运会,向外国友人赠送中国结,宣传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碰到的问题要同学们用数学知识来帮助解决而导入新课 ,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全体学生一饱满的情绪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例1的出示,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因而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说:“你从题目中了解了哪些信息?你能帮工人师傅解决吗?”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列式时要求说出算理。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四、积极引导,发挥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设计了分男女同学开展计算比赛男同学算2/5×18+3/5×18,女生算(2/5+3/5)×18男生败北,男生愤愤不平,由不公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分数四则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一样,且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运算,漂亮的突出了重点。
五、精心设计练习。大纲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我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六、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和交流,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的经验推广、友情提示,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自觉审题运用简算的良好计算习惯。与此同时,我还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