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俘馘的解释是什么

俘馘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百家汽车网

俘馘的词语解释是: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指被俘虏者;俘获斩杀。俘馘[fúguó]⒈亦作“俘聝”。⒉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⒊指被俘虏者。⒋俘获斩杀。

俘馘的词语解释是: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指被俘虏者;俘获斩杀。俘馘[fúguó]⒈亦作“俘聝”。⒉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⒊指被俘虏者。⒋俘获斩杀。 结构是:俘(左右结构)馘(左右结构)。 繁体是:俘馘。 简体是:俘馘。 拼音是:fú guó。 注音是:ㄈㄨˊㄍㄨㄛˊ。

关于俘馘的诗词

《御午门受俘馘》  

关于俘馘的词语

大公无私  槁项黧馘  词不达意  电光朝露  东拉西扯  点金乏术  促膝谈心  担惊受怕  岛瘦郊寒  搴旗斩馘  

关于俘馘的成语

槁项黄馘  岛瘦郊寒  斗粟尺布  点金乏术  担惊受怕  词不达意  东拉西扯  促膝谈心  惮赫千里  电光朝露  

关于俘馘的造句

1、自古军中验功,皆凭俘馘、旗帜、铠仗,有则行赏,故人皆用命,非如狱吏以摘奸发伏为能。[https://www.chazidian.com/zj-158161/查字典造句]  

2、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  

3、自古军中验功,皆凭俘馘、旗帜、铠仗,有则行赏,故人皆用命,非如狱吏以摘奸发伏为能。【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58161/】  

俘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亦作“俘聝”。⒉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於柯泽。引楚子使师縉示之俘馘。”杜预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孔颖达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⒊指被俘虏者。引《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杨伯峻注:“知罃实被‘俘’,而未被‘馘’,此‘馘’字是连类而及之词。”《说文·耳部》引作“以为俘聝”。《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辛酉,帝御咸安楼受定州俘馘,百官就列,宣露布於楼前。”宋王安石《冯鲁公神道碑》:“太宗征河东,公奋身冒兵,数取俘馘以献于行在。”⒋俘获斩杀。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夜,大破之,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

二、网络解释

俘馘俘馘是汉语词语,是指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综合释义:亦作“俘聝”。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於柯泽。楚子使师縉示之俘馘。”杜预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孔颖达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指被俘虏者。《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杨伯峻注:“知罃实被‘俘’,而未被‘馘’,此‘馘’字是连类而及之词。”《说文·耳部》引作“以为俘聝”。《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辛酉,帝御咸安楼受定州俘馘,百官就列,宣露布於楼前。”宋王安石《冯鲁公神道碑》:“太宗征河东,公奋身冒兵,数取俘馘以献于行在。”俘获斩杀。《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夜,大破之,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汉语大词典:亦作“俘馘”。(1).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丙子晨,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杜预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孔颖达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2).指被俘虏者。《左传·成公三年》:“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杨伯峻注:“知罃实被‘俘’,而未被‘馘’,此‘馘’字是连类而及之词。”《说文·耳部》引作“以为俘馘”。《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辛酉,帝御咸安楼受定州俘馘,百官就列,宣露布于楼前。”宋王安石《冯鲁公神道碑》:“太宗征河东,公奋身冒兵,数取俘馘以献于行在。”(3).俘获斩杀。《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是夜,大破之,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国语辞典:获敌而割下左耳。俘馘[fúguó]⒈获敌而割下左耳。引《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辞典修订版:获敌而割下左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芊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其他解释:获敌而截其左耳曰俘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注:「俘,所得囚。馘,所截耳。」疏:「俘者生执囚之,馘者杀其人截取其左耳,欲以计功也。」;《左传·成公三年》:「以为俘馘。」;《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归乃荐俘馘,京太室。」其他释义:1.亦作'俘聝'。2.生俘的敌人和被杀的敌人的左耳。3.指被俘虏者。4.俘获斩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