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兰茂一小(六) 周垚
人间万物皆有感恩之心。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落叶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而我觉得,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人生一世,不能不有一种感恩的心。在这个世界上,谁都需要有一种感恩的心,随时需要一颗感恩的心。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有这样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而我们教师做的是叶的事业,每个教师都象是一片绿叶,在党的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孕育着花,孕育着果,孕育着神州大地的万千桃李。让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让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吧!我要把我的`爱,我的智慧,我的整个生命全部都献给教育事业。
这个世界上,让自己感激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一个人,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体味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了生活。人的一生走过来,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和事。我应该对生活抱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自己的生活没有别人过的精彩,虽然自己的人生没有别人走。
推荐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当别人帮助你时,不管他所做的是多么微小的一件事,你都会对他心存感激;但是你又曾对天天帮助你的父母说过一声谢谢吗?我想没有。
《一碗馄饨》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与母亲吵架了,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她来到一个馄饨摊上,感到饥饿难忍,可浑身上下没有一分钱。和蔼可亲的摊主老婆婆请她吃了一碗馄饨。她满怀感激,吃了几口眼泪就纷纷落下。老婆婆关切地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们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给我煮馄饨吃。可是我妈妈,她和我吵架,她却把我赶出来,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很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我只给你煮了一碗馄饨,你就对我这样感激;你妈妈给你煮了十几年的饭,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这么还要和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她吃完馄饨,匆匆向家走去。灯亮着,疲惫不堪的母亲正站在门口等着她。她再一次愣住了。
之所以会“感激不尽”是因为这些恩惠是出乎意料的,所以才会如此感激;之所以会“视而不见”是因为认为这些是应该的,所以才会置之不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感受一下亲情,感受一下父母的艰辛,感受一下父母的博爱。 从今天起,对为你付出汗水和心血的父母,真诚地说一声:“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谢谢。”
推荐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感恩教育是培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思想,鲁迅先生则要求人民要“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学生,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品德高尚的人。
感恩教育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本要求。感恩之心是一个人幸福的源泉,一个心存感激的人,往往就是最快乐的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面对很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环境里,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情从容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气氛中,我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让他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从而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首先,要循循善诱,引导大学生学会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巴尔扎克说:“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他应得的一切”。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因此,要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权责意识。如卢梭所言“当舒适地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当外来的帮助和关怀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漠然。在日常生活中,师长们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长幼关系中理应享有的“权”,亦即忽略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孩子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老师、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师长的体谅和感恩呢?因此,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权责观。师长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大学生看到和感觉到,让他们理解师长的艰辛与付出,进而要求他们也要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逐步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感恩教育,提高实效性。要使感恩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成为他们的品德中的组成部分,无疑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找到正确的学校途径。
感恩教育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要触及学生的灵魂。要防止感恩教育平淡化、平凡化以及过分理论化,收不到实际效果。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如此。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心得体会,感谢学生的配合和帮忙、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邻里的互助和照顾……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中,最能够学会知恩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