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低碳生活的作文:对于地球变暖前景,我们宁愿相信狼来

低碳生活的作文:对于地球变暖前景,我们宁愿相信狼来

来源:百家汽车网

低碳生活的作文:对于地球变暖前景,我们宁愿相信狼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本周在丹麦的哥本哈根隆重开幕,日渐融化的冰雕北极熊、泣不成声的斐济女孩的呼吁。加之此前引人注目的珠峰上尼泊尔内阁会议、海洋下马尔代夫内阁会议、由于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的岛国图瓦卢……这些场景伴随着多种媒体快速走入每个人的视域,一场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地球保卫战就此拉开帷幕。

  造成气候变化的逻辑简单: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导致大气层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地球吸收和反射阳光的能力之变,结果就是温室效应。具体表现为诸如地球平均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自然灾害增加、气候变异反常等一系列现象。因此,拯救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就直接与二氧化碳的减排划上了等号。

  但是,就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及其效益方面,国际社会却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分歧。首先是层面。显着例证是尽管各国早在1997年就达成了排放二氧化碳的《京都议定书》,但出于各种不同理由,各签字国审批拖沓,特别由于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美国的,这项协定几乎走入死胡同。尽管后来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加入使之得以延续,但仍然由于美国的后期退出而大打折扣。就此而言,目前的哥本哈根会议同样会充斥着不同国家间利益的博弈与折冲。因此,20年前率先呼吁全球重视气候变迁并成功说服各国针对温室效应研拟对策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韩森,却在几天前公开表示如果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失败,倒是地球和下一代子孙的万幸之事,原因在于他认为目前各国这种围绕减排和限排二氧化碳的政治交易与折衷,完全不是解决危机的有效之道。

  其次,分歧还存在于学术界。一方面有人对《京都议定书》的创举和勇气大加褒奖,另一方面也不乏学人对此大泼冷水。有趣的是,丹麦学者xx年曾发起过“哥本哈根共识”计划,他们邀请世界一流专家对17个应对全球性危机的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结果《京都议定书》被排在倒数第二,属于“坏”项目。希望各国这一次在哥本哈根摆脱旧观念,达成新共识。

  最后,民众对该问题的认识同样缺乏共识。美国皮尤民调中心在今年5月中旬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全球调查,结果可谓喜忧参半。可喜的是,25个接受调查国家中23国的大部分民众都认同全球变暖是“严重问题”,并同意将保护环境置于优先地位,即便是以减慢经济发展速度和增加失业为代价。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这一比例却分别是44%、30%和44%。如果按人口比例计算,这一数据的确不容乐观。

  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和不确定的,描述世界的知识更是支离不全,再加之人类认知本身所具的不足与痼疾,所以,人类决策通常表现出急功近利、勾心斗角、犹豫不决、权宜之计、拖沓逶迤等现象。针对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人们同样存有分歧和争议。然而,面对这一可能事关人类生死的环境问题,笔者呼吁理性人类应当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对于地球变暖危及人类生存的前景,我们宁愿相信狼来了!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试验只能一次,错了,绝无回头路可走!

  过年了,我到外婆家拜年。

  外婆家在农村里,这是一个恬静的小山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一走进外婆家的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色,一个长长的花坛仅靠着围墙,花坛里种满了绿油油的青菜。说不定你还能看见外婆拎着竹篮,把青菜放进竹篮里,正要去小溪里去洗呢!

  环顾小院,你还会发现外婆家的屋檐下放着两只大水缸。看到这儿,你肯定会感到很奇怪,着两只大水缸是干什么的呀?原来,这是外公用来“借水”的缸。每当下雨的时候,屋檐上的水就会顺着下水管流到水缸里。外公就用缸里的水浇花、浇果树、冲马桶……走廊上,放着一只垃圾桶,这是一只用废旧油漆桶做成的。每当垃圾桶盛满了,外公就会把垃圾挑到山上,当做果树的肥料。

  不知不觉中,传来一股香气。没错,那一定是外婆在烧菜了。顺着香气走进厨房,外婆正在灶上忙乎呢!你以为外婆在用煤气灶烧菜吧,那就大错特错了。外婆很少使用煤气灶,她用的最多的是用枯枝作燃料的柴火灶。外婆能烧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来。在柴火灶的旁边,还有一个不锈钢做成的开水炉。开水炉像一只小锅炉,也是用果树的枯枝作燃料的,一下子就能烧五六壶开水呢!

  晚饭的时候,我发现筷子跟市场上的不太一样,细细的、长长的,还带有点粗糙。这不用说了,肯定是外公的杰作了。

  有一次,我对拿着竹篮正要去街上的外公说:“外公,你们有不是没钱,干嘛还这么节约呀!”外公笑嘻嘻地说:“家里的这几只竹篮抵得上几千只塑料袋呢!我们这样做,既环保,又节约,还可以避免对食物的污染呢!”

  原来,外婆家的生活就是低碳生活呀!

  在经过30年粗放型,掠夺式,追求高gdp数量的发展之后,中国富了。但是与这些钞票相伴生的是资源的疯狂开采,一批又一批矿工的生命和百姓为之付出的健康损失。中国在富裕之后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经济发展是要数量还是要质量?全世界更是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人类要高工业化还是要生存?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应该如此。发达国家在提上裤子后就指责发展中国家随地便溺,发展中国家更是要求发达国家为世界环境负主要责任。明天世界各国就要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争论一下谁把气候搞的这么糟糕,谁要为之负责。

  发达国家已经接受为气候变化买单的事实,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和提高技术。按照这个观点,中国的富人也应该为穷人负责的,因为他们的富有是在掠夺穷人的资源和在穷人为他们牺牲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国家应该按照收入高低确定不同的税收,让富人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生态经济,或者绿色经济,是世界各国必须接受的现实。她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在我们国家目前还只是提出低碳经济,这是针对二氧化碳的,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还存在其他高损害方面,比如水体高污染,员工身心健康高破坏,高噪音,高资源损耗等等。如果现在提出低污染经济,那中国gdp明年就要一跟头栽下去。

  就是一个低碳经济,中国就要进行较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为这个调整付出巨大的代价。

  低碳经济能给中国带来什么?能给百姓带来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低碳经济可能把中国带入低痰社会。

  随地吐痰是中国人的劣根,很多人因此看不起自己的同胞,更因为外国人不随地吐痰而把他们视为高素质民族。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国人随地吐痰有其必然原因,那就是高碳经济的后果。虽然多数人认为细菌是产生痰的原因,但是实际上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是导致痰多的主要原因,我对此深有体会。

  出国前痰真的很多,有时没有带纸巾,只能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吐掉,没有想到一次被一个同事见到了,质问我你这样要是在国外怎么生活!我出国前还真为这个问题担心过,但是出国后我惊奇发现,我不吐痰了,不是我素质提高了,而是我没有痰可以吐了。我相信每个到国外生活的人都会有这个感受。因为有个人问过我:为什么国外的汽车从你身边开过,你闻不到刺鼻的气味,而在我们国家的大街上,尤其是上下班,大街上汽车的尾气呛的人直咳嗽。

  因此经济真的低碳了,百姓的生活质量要提高一些。但是你的生活费用要提高不少。

  国外之所以空气好,污染少,不是他们的汽车不烧油,也不是他们不烧煤。而是他们的油经过处理了,他们的汽车多数也装上了净化尾气装置;他们的煤更是经过了脱硫处理的。因此他们的油价格比较高(相对数量还是比国内低,比如汽油不到1,1欧元),煤也是经过重新加工过,形状统一,大小一致。我们国家要实现低谈经济,起码包含2个方面的经济转变: 一个是减少生化能源的使用,比如少用煤炭和石油,多用电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火力发电更要被淘汰;其次是在不得不使用生化生源的企业合设备,必须进行污染物洁净化。

  因此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发现:油价要上涨,电价要上涨,煤炭价格更要上涨,水泥价格要上涨,钢铁价格要上涨....因为这些企业都是用煤或用油大户,要低碳就必须投入成本进行改造。

  这些都涨价了,别的还能不涨吗?因此如果国家不涨工资,或者不为这些技术投入买单,那低碳经济带给中国社会的不但是低痰生活,清洁空气,更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因此低碳经济肯定需要低碳来配合,百姓也可能要成为低碳人(碳在外语口语中有钱的意思,因此低碳人就是穷人的意思)。

  低碳经济,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升温,很快就要成为一种口号,万事都要带上低碳二字,比如已经在新闻里看到的低碳旅游,相信很快就会出现:低碳教育,低碳体育,低碳爱情,低碳生活,低碳管理......,喊口号是我们我国的一大本事。不过经济结构从单纯追求gdp数量转变到低碳经济是一大进步,这说明经济发展要追求质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应该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为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