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工作目标
1、构建工作室运行机制,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初具活动形态。
2、工作室成员制定三年专业成长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实践研究。
3、完成“小学生班级日常生活与学生发展”现状调查与问题诊断研究,认识学生班级日常生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形成调查报告,并基于调研启动专题研究。
二、主要工作安排
(一)专题学习
1、工作室成员自主学习推荐书目:专著《“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教育常识》、杂志《人民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中小学德育》《辅导员》等,不断提升教育敏感和理论素养。
2、工作室成员每月通过博客推荐阅读一篇文章,其他成员选择性阅读。
3、工作室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
(二)专题调研
1、完成市区样本学校问卷调研信息输入、分析研讨并形成调研报告。
2、完成工作室成员学校问卷调研信息输入,初步清晰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班级日常生活的问题诊断和后续研究方向。
3、问卷调研情况汇总并进行比照分析,调研报告递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及科研单位,为后续研究巩固行政支持和专业指导互惠平台。
4、随着专题研讨的推进,完成成员所在学校、所在班级日常生活与学生发展状态的第一次实地观察、学生访谈等专题调研。
(三)专题研讨
1、各工作室成员根据已有实践研究基础在班级文化生活、组织生活、主题活动、班级与班级(年级)交往、班级生活与学校活动整合、班级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班级与社区(社会)交互作用等与班级生活相关的领域中选定研究主题,形成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2、根据工作室成员研究意向,组建小课题组开展合作研讨,资源共享,协作共进。
3、工作室层面本年度研究将以班级活动的现场研讨为抓手,做好前移性策划和后续性反思重建,初步形成基于学生发展的班级主题活动选题设计和评价参照。
(四)工作室建设
1、建立健全工作室各项管理制度,并按制度要求开展活动。
2、工作室成员制定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实践研究。
3、按要求建好博客群,完成相关过程资料积累。
4、做好工作室活动宣传报道工作。
5、加强工作室与相关科研人员、其他德育工作室的沟通,开展合作研讨活动。
三、年度工作月历
一月:
1、与教育局、工作室成员签订协议书。
2、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3、撰写市区样本学校调研报告。
二月:
1、各工作室成员制定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计划。
2、各工作室成员完成所在学校调研报告。
三月:
1、个人三年专业成长计划、学校调研报告交流。
2、讨论个人年度研究意向,组建合作研讨小组。
3、专题研讨活动:班级文化生活与学生发展(一)。
四月:
1、阅读分享。
2、专题研讨活动:加强班级生活与自然世界的交互作用(一)。
五月:
1、外出学习活动。
2、专题研讨活动:班级文化生活与学生发展(二)。
六月:
1、阅读分享。
2、专题研讨活动:加强班级生活与自然世界的交互作用(二)。
七—八月:
1、暑假读书活动。
2、完成学期专题小结。
九月:
1、专题小结交流。
2、专题研讨活动:班级组织生活与学生发展——岗位建设(一)。
十月:
1、阅读分享。
2、专题研讨活动:加强班级生活与自然世界的交互作用(三)。
十一月:
1、外出学习活动。
2、专题研讨活动:班级组织生活与学生发展——岗位建设(二)。
十二月:
1、阅读分享。
2、专题研讨活动:加强班级生活与自然世界的交互作用(四)。
3、工作室以及成员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