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桃源访友图》内容简介如下:画作背景:《文徵明桃源访友图》是明代画家文徵明的山水画佳作,收录于《中国名画点击》丛书中。该丛书旨在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欣赏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平台。画作特色:这幅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文徵明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画作经过精心放大,最
踏歌访友 傍晚,伏波楼上眺望桃花源古镇的夕阳美景! 大型山水实景剧《桃花源记》歌声传来 桃花源之夜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桃花源古镇伏波路夕阳美景)(在桃花源风景区观看夜间演出坐船的游客)(桃花源古镇实景图) 桃花源古镇 承载世外桃源的梦想 全国百岁老人长寿之乡 中国...
周臣是个丰产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少,仅上海博物馆收藏《春山游踪图》等大幅作品7幅,小扇页14幅,故宫博物院收藏《春山游骑图》、《春泉山隐图》等,济南博物馆收有《访友图》,及、国外大博物馆内也收藏一些作品。周臣这些流存至今的作品件件结构精整,幅幅见功力,下笔不苟。周臣,明...
021 《秋山问道图》 022 《溪山兰若图》 023 《萧翼赚兰亭图》 024 《山居图》 025 《雪图》 026 《雪霁江行图》 027 《明皇避暑宫图》 028 《读碑窠石图》 029 《茂林远岫图》 030 《晴峦萧寺图》 031 《乔松平远图》 032 《寒林平野图》 033 《小寒林图》 034 《群峰雪霁图》 035 《寒林...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周臣代表作《柴门送别图》描绘了一文人访友后分别的情景,明月高挂,船工熟睡,表现了主客之间深厚的友谊。周臣被称为非院派的“院派”画家。“香山九老”指的是唐代白居易、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慎、张浑、狄兼谟、卢贞九人,在洛阳龙门寺聚会,被称为“香山九老”。他们在唐...
佚名(南宋) 江中垂钓图 设色绢本 镜心 22.5×25cm 鉴藏印:云西、真赏、信公珍赏、公、会侯珍藏、耿嘉祚印 佚名(南宋) 寻梅访友图 24×24.5cm 此开是一幅典型的南宋宫廷画家夏圭的风格画作,构图半边取势,严谨工细,柳条袅依,梅树含苞待放,画一文人骑在马背上,徐徐前行,回首低语,前面...
艺术成就 1999年、2008年先后在东南亚各国举办个人画展,作品《秋山高士图》被新加坡华谊书画院收藏,《溪岸访友图》被欧洲马菲克博物馆收藏。 艺术风格 王红岩先生作为当今富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的青年艺术家,在书、画、印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成就。他的传统山水小品一如其人,清新、古朴,尤其受黄宾...
1、甘露被宇而下臻 —— 两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2、措臻山河入范围 —— 宋代 邵雍 《观棋长吟》3、文工画妙各臻极 —— 唐代 韩愈 《桃源图》4、急处未得臻幽闲 —— 唐代 元稹 《琵琶歌(寄管儿,兼诲铁山。此后并新题乐府)》5、邻兵何要互相臻 —— 唐代 周昙 《春秋...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的意思是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个家住溪边的好友,因为是在三月三日里乘舟来寻访友人,在这个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里、那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以前的山阴兰亭之会。三日寻李九庄 【这句话的出处是】常建 〔唐代〕《三日寻李九庄》【这句话的原文...
约在雍正元年(1723年),边寿民自绘《苇间老人泼墨图》;乾隆元年至十二年(1736—1747年),又先后请友人为绘《苇间书屋图》6幅。他在待客、访友、出游当中,随时随地为二图征求题词,分装成册。这是他40岁后30年间锲而不舍的一项重要活动。身后,二图先后归淮人屠潢、胡云樵、朱虞生,后由淮人何楚侯携藏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