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捐的造句是:同一洋货,在洋人手则无厘捐,在华人手则纳厘捐,无异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不独诪张为幻,流弊日多,且先失保护已民之利权,于国体亦大有关碍也。
厘捐的拼音是:lí juān。注音是:ㄌ一ˊㄐㄨㄢ。结构是:厘(半包围结构)捐(左右结构)。
厘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厘捐详细内容】
即厘税。厘捐[líjuān]⒈即厘税。
二、引证解释
⒈即厘税。引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1853年刑部侍郎雷以諴在扬州帮办军务,为筹措江北大营的军饷,在仙女庙等地创办厘捐。”又称厘金、厘金税。晚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清史稿·食货志六》:“釐金抽捐,创始扬州一隅,后遂推行全国。咸丰三年,刑部右侍郎雷以諴治军扬州,始於仙女庙等镇创办釐捐。”《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迨后天下多事,始创榷货抽釐之制,藉资军餉。釐捐最旺时,岁收二千万。”
三、网络解释
厘捐又称厘金、厘金税。晚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
四、其他释义
1.即厘税。
五、关于厘捐的成语
六、关于厘捐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