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的造句是:八月十三,收到京城所来邸报,秦楠细看了,淡淡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邸报的拼音是:dǐ bào。注音是:ㄉ一ˇㄅㄠˋ。结构是:邸(左右结构)报(左右结构)。
邸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邸报详细内容】
邸报dǐbào。(1)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邸报[dǐbào]⒈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英courtbulletin;
二、网络解释
邸报(邸报)“邸报”是否最早出现于汉朝,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看法。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三、国语辞典
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邸报[dǐbào]⒈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引宋·苏轼〈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
四、辞典修订版
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宋.苏轼〈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也称为「邸钞」。
五、关于邸报的成语
老牛邸犊 报喜不报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上烝下报 恶有恶报 借身报仇
六、关于邸报的诗词
<<《阅邸报上临朝召用三耆听志喜有赋过眉山呈悦》>> <<《读邸报》>> <<《读邸报·战骨如山血未乾》>> <<《见邸报·正徯朝阳听凤鸣》>> <<《见邸报》>> <<《阅邸报·虚名空自喜》>>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