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姥姥的剪纸》说课 篇11

《姥姥的剪纸》说课 篇11

来源:百家汽车网


  [案例]

  师:这是我们对姥姥的一个初步印象,让我们再读课文,姥姥的形象就会更加清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姥姥心灵手巧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你的体会。

  生读。

  全班交流。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太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姥姥喜结善缘,剪出来的窗纸贴满了太平原托着的小屯里。

  生2:左邻右舍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奶奶人缘好,有求必应,同时也告诉我们姥姥的心灵手巧。

  师:还有哪些句子?

  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子,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师:哪些词体现了奶奶的心灵手巧?

  生:“普普通通”、“翻来折去”、“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

  师:你能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评价一下,他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

  生:“无所不能”读得好,“普普通通”还不够。

  师:你能再把他读一下吗?

  生读。

  师:还有什么句子?

  生:我从小就听人啧啧称赞:“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出示各种剪纸)

  师:你看,这就是姥姥的剪纸。你也找到这样的句子了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姥姥剪什么像什么,真神了。

  生2:我知道别人一直对姥姥啧啧称赞。

  生3:姥姥竟然能把纸剪活了,真神,我真佩服她!

  师:说得真好。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姥姥能把普普通通的彩纸剪纸栩栩如生的东西,这多神啊!你能把这句读好吗?

  生读。

  ……

  [反思]

  语文课程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个《姥姥的剪纸》片段教学重点讲解姥姥“心灵手巧”,我觉得这一部分上得很精彩,使整节课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始。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着姥姥“心灵手巧”,自己找句子,自己体会,并把体会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这样,学生在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姥姥剪纸技艺之高超跃然于纸上。在分析句子的时候,老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但这个体会并不是漫无目标的,老师在学生问答的时候,总提醒“心灵手巧”这个词语,让学生在缩小的范围内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能更详细地品悟课文语言、学习语言,懂得抓字眼、抓中心词来学习,有效地训练语感。

  古人讲“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情思,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感悟到姥姥剪纸技艺之高超,对姥姥的敬佩之情也随之而生。也能更好地体会到姥姥对孙子浓浓的关爱与期待,以及作者对姥姥拳拳的思念与爱戴之情。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重要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机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姥姥的剪纸》的教学片段中,教者也做足了“读”的功夫,有初读感悟、品读体会、美读激情。在指导朗读时体现了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评价,自己改正,使学生少了依赖,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全靠自己把课文读好、读细,读得充分,读得有感情,把对姥姥的爱融于层层升华的朗读中。整节课书声朗朗,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