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语文《穷人》教案 篇3

六年级语文《穷人》教案 篇3

来源:百家汽车网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活于沙俄时代,他在作品中一方面无情揭露沙俄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一方面宣传恶势力的不抵抗。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对世界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穷人》这篇小说如实的反映了这段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崇尚品德。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正音,特别指出易读错的字“作”、“梧”。

  2、随机理解下列词语:忐忑不安、倾听、抱怨、自作自受、宁静、搁板、顾惜。

  3、“揍”的右边。

  4、同桌检查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6、交流不懂的问题并整理。

  三、整体感知,初步读懂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2、理清文章脉络。

  四、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的评价人物,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借鉴课文9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片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体会穷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写一段心理活动片段。

  教学设计

  围绕桑娜的情感变化体会她的人物品质,向学生渗透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写作方法,让学生编写结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发散学生的想象力,使桑娜、渔夫的人物形象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你的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穷人?而文中的穷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深入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上一个问题。

  2、引:在如此的困境中,桑娜又做着怎样的事呢?

  3、默读课文,画下有关的句子,从中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三、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1、小组交流。

  2、汇报

  3、从第9节中,你体会到了哪几种感情?(怕丈夫埋怨、害怕、自己愿付出代价、希望平安归来等)

  1)文中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复杂心情?讨论。

  2)学生体会读,师指导读。

  3)再读体会人物心理及写法。

  4)指导写作。

  4、丈夫知道后,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

  5、分角色朗读。

  四、课后延伸意在创新:看图片,听音乐

  导:在窘迫的日子里,桑娜又收留了两个孩子,他们是多么善良呀。可是,他们今后的日子又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试想一下,给课文编写结尾。

  学生回答

  五、作业:仿照课文第9节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

  板书:

  穷人

  桑娜又收留了两个孩子今后日子?

  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