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
学习目标:
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教学重点: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了解伽利略。
1、搜集有关伽利略的生平资料或主要的科学成就。
2、熟读全文,说一说你眼中的伽利略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二、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大千世界,充满神奇和奥秘。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水壶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是,,当它们, 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轻人曾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做过一个实验,大小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哪个球会先落地?这就是著名的“斜塔实验”。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斜塔上的实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揭示课题——《斜塔上的实验》)
(二)出示目标:
(三)展示课前准备:小组交流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和对伽利略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走近伽利略。
1、速读课文,仿照句式,认识伽利略。
读《斜塔上的实验》,我知道了 的伽利略。
(如:不怕威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2、精读课文,找到相应的语句,感受伽利略所具有的精神。(要求学生分析文中相应的语句,强调学生的主体阅读)
(1)“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一个“又”字和“发疯的念头”一词说明伽利略时常会产生类似这样异乎常人的猜想、假设很多,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可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2)甚至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他喜欢观察、思考、实践。
“甚至”和“不轻易相信”强调说明伽利略从小就具有思考,善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创新精神。
(3)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拒绝”说明伽利略的坚持,“乐于” 表现了伽利略不轻信权威、不怕威胁的、勇于探索、坚信科学、坚持真理的思想和勇气。
3、讨论探究
本文处处在写伽利略这个人物,且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那么,能否把课文的题目直接可以改为《伽利略传》?有人还另拟了两个标题——《追求真理的道路》、《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你认为哪个标题好,为什么?
(注意:从文章巧妙的构思着手。这和普通的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写作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明确:这和普通的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写作不同。文章构思巧妙。
总结: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学生和孩提时代的经历——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
课文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动规律的经过,引人入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然后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详写首尾两件事情,是因为这两件最能体现伽利略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问题一:伽利略一生做了许多的实验,为什么只重点展示这两个实验?
(1)这两个实验都能体现伽利略的科学精神,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发现自然节奏的原则,侧重于展现伽利略“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和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斜塔上的实验,则侧重于表现他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科学思想,和不轻易相信权威、不怕威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两个实验对于以后人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自然节奏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斜塔上的实验,让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开始了重新的审视,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问题二:为什么只用“斜塔上的实验”来做标题?
斜塔上的实验是伽利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次公开挑战,是伽利略一生最重大的发现,用它作为标题能够集中体现他不轻易相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科学的大无畏精神。
(提示:问题由浅入深,教师应引导学生逐层深入,逐个解决。在“构思巧妙在何处?”这一问题上,可引导同学们自由探讨,各抒己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五)拓展延伸,学习伽利略。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六)总结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七)布置作业
学完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板书设计:斜塔上的实验
摆动挂灯的启示(详写) 热爱科学、善于探索
学生和孩提时代的经历(略写) 现身科学、不懈追求
比萨斜塔上的实验(详写) 挑战权威、勇于创新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