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初二语文导学案    编制时间:2010年10月2 日   编制:陈文熠   审核:      

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名句默写)。

2.通过自主复习能够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及说明文的答题方法。

3.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写法。

复习指导

《中国石拱桥》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桥之美》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3、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语言。

《苏州园林》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故宫博物院》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说1、掌握字音字形、解释词语,文学常识;2了解的有关知识;3、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一、自由复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课后练习题30分钟)

二、当堂检测15分钟)

1.读一读、写一写字音字形。

(    )道元   (     )  匀称(     )  惟妙惟肖(    )  (   )     

(    )    (   )(    ) (    )(      ) 胸中有丘壑(   )

广漆(    )  峦叠嶂(    )   (    )     额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銮(    )殿     (     )       (    )然不同     (    )   

(    )   桥墩(    )   池沼(    )  (     )    (    )  休憩(   ) 2.重点解释词语

古朴: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推崇:

胜景:

就地取材: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胸中有丘壑:

嶙峋:

鉴赏: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俯仰生姿:

镂空:

别具匠心:

斟酌:

伧俗:

井然有序:

3.文学常识

 

 

 

 

 

 

 

 

 

 

 

 

 

4.名句理解

1)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吴冠中《桥之美》)

 

 

 

 

2}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叶圣陶《苏州园林》)

 

 

 

 

3)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陈从周《说》)

 

 

 

 

三、学习反思和总结(提示:自己划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2.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 关系。

3.“‖”标出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4.第二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5.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阅读题答案

1.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2.总分

3.……画家销魂!‖……史诗似的满足。‖…… ①江南水乡的桥与周围景物的映衬之美 ②长桥之美 ③风雨桥之美

4.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5.语言生动形象。

当堂检测答案

1.读一读、写一写字音字形

郦(lì)道元   佥(qiān)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刹(chà)那     

驻(zhù)足    嶙(lín)峋(xún) 轩(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广漆(qī)重   峦叠嶂(zhàng)   御(yù)道       额枋(fāng)    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蟠(pán)龙      攒(zǎn)     伧(cāng)俗

湮(yān)没     镂(lòu)空         蔷(qiánɡ)薇(wēi)  阑(lán)干    斟(zhēn)酌(zhuó)

矗(chù)立     金銮(luán)殿      檀(tán)香         迥(jiǒnɡ)然不同     磬(qìnɡ)   

弧(hú)形      桥墩(dūn)          池沼(zhǎo )  鉴(jiàn)赏    藻(zǎo)井   休憩(qì)

  2.重点解释词语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风格。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乎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绝,没有。伦,同辈,同类。

推崇:十分推重。

胜景:优美的风景。

就地取材:在原地取用所需要的材料。就地,就在原处。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却极大。毫、厘,计量小的单位。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嶙峋:枯瘦的样子。

鉴赏:鉴定和欣赏。

因地制宜: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根据;宜,适当,适宜。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意和裁断。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峦,连着的山;嶂,形势高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匠心,匠师之心,指巧妙的设计。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伧俗:粗俗鄙陋。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而有秩序。

3.文学常识

1)《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2)《桥之美》作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

3)《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4)《故宫博物院》作者黄传惕,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

5)《说“屏”》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