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及答案(教案+学案)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及答案(教案+学案)教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七年级语文教案

6.理想

 

课型: 讲读 课时:1  主备人:邓雪云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校:梁建        时间: 2010.8.18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目标1、 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布置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寂寥(   )诅咒(       )扒窃(   )玷污(   )洗濯(   

缀连(   )倔强(       )蜕(     可望不可即(    )

2.学生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

请用这些词各写一句话。

寂寥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

哲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

也一并写在下面。新课标第一网

 

5.模仿第一段写几句话。

例如: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  ),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⑵读后讨论: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教学札记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这首诗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

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生答或师点拨,

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示例:⑴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⑵第3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⑶怎么理解“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举出1-2个这样的例子。

 

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⑺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

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

 

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小结:朗读、研讨和赏析这首诗歌,应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体会诗歌的形象化语言。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

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4.回读课文,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或喜欢的一段诗句来读一读,

要求读准语气、语调,并把它积累在摘抄本上。

 

三.巩固·延伸

1.下列词语书写及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熄灭(xī  饥寒(jī  辍连(zhuì  肥皂(zào

B.脊梁(  船舶(pó  倔强(jué  坚贞(zhēn

C.洗濯(zhuó  孤线(  慈爱(cí  夸耀(yào

D.玷污(diàn  抛弃(pāo  不幸(xìng  庸人(yōng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www.xkb1.com                                                       (    )

②比喻犯过错误的人改过自新。                          新课标第一网 (    )

③处在危险的境地而化险为夷。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                          xkb1.com                  (    )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B.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教学札记

C.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D.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4.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副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大写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扒窃: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折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珍珠链,________________

理想使你微笑地________________;理想使你倔强地________________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唤浪子回头,理想是_________

理想开花,________________;理想抽芽,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一)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1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句(1)把理想比做________________,和前文________________相照应;句(2)则是把理想比做________________,强调理想的_______________

诗中用了很多比喻句,除了前面所说的,请在诗中再找一个比喻句。

请简要分析第一节的句式特点,并模仿这样的形式造句。

教后感

 

七年级语文学案

6.理想

 

课型: 讲读    课时:1    主备人:邓雪云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校:梁建      时间:2010.8.18

学习札记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学习重点:目标1、 2

学习难点:目标2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寂寥(   )诅咒(       )扒窃(   )玷污(   )洗濯(   

缀连(   )倔强(       )蜕(     可望不可即(    )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

请用这些词各写一句话。

寂寥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

哲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

也一并写在下面。

 

5.模仿第一段写几句话。例如: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二.学习·研讨

1.简介作者有关知识。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自读、跟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⑵读后讨论: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学习札记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这首诗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

我们共同解决:

示例:⑴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⑵第3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⑶怎么理解“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举出1-2个这样的例子。

 

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⑺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

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

 

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小结:朗读、研讨和赏析这首诗歌,应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体会诗歌的形象化语言。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

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4.回读课文,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或喜欢的一段诗句来读一读,

要求读准语气、语调,并把它积累在摘抄本上。

 

三.巩固·延伸

三.巩固·延伸

1.下列词语书写及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熄灭(xī  饥寒(jī  辍连(zhuì  肥皂(zào

B.脊梁(  船舶(pó  倔强(jué  坚贞(zhēn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