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 单元学习目标

① 能通畅地阅读课文,让心灵沐浴德化的雨露,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② 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常用方法,了解议论文结构安排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③ 能写作简单的议论文,学会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有机结合。

④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内容,开展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开展交流,学会倾听、应答,在讨论中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⑤ 能就单元主题“道德修养” 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表达自己的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纪念白求恩》                                   2课时

《敬业与乐业》                                   2课时

《多一些宽容》                                   1课时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课时

《陋室铭》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  作                                           3课时

单元学习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共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还不大可能达到这样高的一个层面。从单元文章的安排来看,编者力求通过几篇文章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熏陶。

《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的文章,是一篇主义精神的赞歌,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于十三四岁的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达到完全理解实非易事。学习本文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白求恩及其相关事迹,要引导学生懂得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值得学习,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还应注意学习文中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了解文中正反对比的方法的运用。

《敬业与乐业》既是一篇议论文又是一篇演讲稿,文章标题就是提出了中心论题。课文引领人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乐于做好自己的一份哪怕十分平常的工作,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语言也通俗易懂,生动有力。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议论文是个生涩枯燥的文体;要求学生较清晰的理清议论文结构,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就更困难了。由此,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合作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而教学起点也应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体验开始。学习目标拟定为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点,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能清楚地说出名言警句对自己的教育作用,或针对名言警句说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理解反问、设问增强文章说服力的作用。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文章运用了举事例,引用等论证方法,证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全文立论深刻,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概括,论证有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学生能对“人的高贵”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一个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陋室铭》篇幅短小,是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情怀。本文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加之篇幅简短,适合背诵,一直以来被广泛传诵。应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个人的魅力。本文尤宜加强诵读,最好应当堂熟读成诵。

《多一些宽容》这篇谈人的修养的课文,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全文思路严谨,结构紧凑,应引导学生以朗读训练为主,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在对重点段落的探索中领悟怎样才能做到宽容,从而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教学时宜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可结合文章主题“宽容”来模拟情境讨论,交流,要求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

诵读欣赏的《诗词曲三首》都是古代诗歌,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借助注释和诗后赏析,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诗词曲。

写作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当然是围绕“道德修养”出题训练。指导学生在写作前编列作文提纲,学会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写简单的议论文。可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一些课文,在回顾中进一步体会如何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尝试编列出文章结构提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自改作文,也可请他人帮忙修改,或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口语交际重在了解一些听的原则和技巧,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在交流中诚恳专注地倾听,能够听出讨论的焦点。能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分析,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按前后座位组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创设情境练习。

单元学习小结可进行专题交流:介绍各组的活动过程、交流各组的活动成果、谈谈活动的体验与收获,在专题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师生互动评价。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学生明确任务,浏览目录、课文

 

2

巡视、指导

讨论交流

 

3

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就自己的阅读体会谈感受,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订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讨论确定自己的专题。

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推选组长,确定专题任务。

 

2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纪 念 白 求 恩

第 1 课 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的崇高精神,积极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2. 体会概括而有力的语言表达技巧。

课前学习:

① 通读课文,查工具书初步扫除阅读障碍。

  1. 查阅资料了解白求恩及其相关事迹,作者写作本文的历史背景。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

观看电影片段。

第二块:读练结合,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任务:请四位同学轮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四位学生轮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划出文中生字词。

2

组织交流

结合积累本上的课前预习,交流生字词。

3

引导思考:① 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

② 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

  第三块: 讨论交流,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思考问题:① 第一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 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③ 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讨论交流。

2

回顾朗读,加深体会。

学生朗读第一段,分叙、议两部分,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3

小结:了解白求恩同志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 ——国际主义精神;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归纳小结。

课后学习:① 探究、练习一。 ② 选用随堂练习。

第 2 课 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学习文章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读练结合,评点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给第2段和第4段划分层次。

思考,全班交流

2

第二段评点内容。

⑴ 本段用正反对比的方述白求恩精神。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正反对比,起什么作用?

⑵ 标出议论性句子和记叙性句子。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⑶ 分别标出正面和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

师生交流评点结果

 

3

第三段评点内容。

⑴ 这段又用对比议论方法。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

⑵ 这里要明确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

全班交流,教师只作适当点拨或补充。

 

4

第四段评点内容。

⑴ 标出记叙句的起止。说说这段叙事文字的作用。

⑵ 与前三次相比,作者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对象有变化吗?

⑶ “从这点出发”是从什么出发?

⑷ “这点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⑸ 末句从五个方面论述“这点精神”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是从哪五个方面写的?

推选一学生代表上台模拟小老师,组织全班交流。

第二块:阅读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文章在赞扬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时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原文中选填原句完成表格。

 

白 求 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

 

 

对人民

 

 

对技术

 

 

思考,完成表格。

  第三块:总结积累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讨论: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讨论交流

2

讨论对比的作用。

讨论交流

3

第二、三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请找出来,解释其意思,议论运用成语有何好处?

讨论交流

4

总结、扩展: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练,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

交流记录

第四块: 设置疑问,思想提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有人说,白求恩人家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一心为中国人着想,的确令人深深感动;但现在是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日益激烈的和平年代,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毫无意义,“毫不利己”是傻子,“专门利人”更傻。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

① 将你的看法整理成文,写到练笔本上。  ②背诵文中的最后一段。

敬业与乐业

第 1 课 时

学习目标:

①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把握本文论证结构的方式。

课前学习:

收集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历史故事、作者资料,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了解议论文和演讲词的基础知识并制作小卡片。

课堂学习:

第一块: 知识抢答,激趣导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有秩序地进行知识抢答。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可见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积累工作,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读梁启超的文章,学学如何才能做到“敬业”“乐业”。

一生作主持人,简单宣布抢答规则后提问。问题:

① 回顾我们所学的历史,请你谈谈对梁启超的了解。(其他同学补充)

② 凭记忆说出文中你认为重要或较难的生字词,标出音、形、义。

③ 你知道哪些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或历史故事?

④ 议论文包括哪三要素?有哪些论证方法?

 

第二块:预习展示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请展示出你最满意的一项预习成果。

交流展示(明确:梁启超、生字词、体裁、课外相关积累。)

 

第三块: 快速浏览,整体把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快速浏览文章,然后提问: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浏览课文,回答

2

思考: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思考回答(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第四块:小组合作,探究材料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