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
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
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
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
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I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1 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 哺 挽 涤 埃 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7 .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
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
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
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2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9—1992):中国无产阶级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