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12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苏教版12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十二册)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

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

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13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

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

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

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

1011周:期中复习

期中测试

期中分析、总结

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

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

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习7

1821周:期终系统复习

毕业测试

 

 

 

 

 

 

六年级习作教学计划

一、学生习作基础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习作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字数能达到要求,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部分学生能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内容新颖,有独创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写的内容中,错别字现象较严重,个别学生的字数达不到要求,习作时写自己想的话较少,缺乏想像能力。

二、习作训练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2、继续训练学生观察、想像的能力。

3、通过多实践,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习作训练措施及教改打算:

⑴训练措施

没有严格的训练,就很难做好事情,本学期将从实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习作,采用看图讲图意、课堂讲解指导、提供习作情境、表演内容后练笔及实践活动等形式措施,开放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得轻松。

⑵教改打算

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习作的作用。

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便养成观察的习惯。

规范训练学生习作时的内容。

严格抓好每一个环节,从字、词等基础下手。

四、辅助活动安排:

1、回忆寒假生活。

2、学习好古诗《村居》,让学生改写《村居》。

3、实践活动: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

4、参观一个地方,指导观察方法。

5、学生准备几张反映个性的照片。

五、习作教学进度:

第一周:写一段话,用上几个成语。

第二周: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第三周:漫话寒假生活。

第四周: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第五周: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第六周:改写《村居》。

第七周:观察马路上来往的行人或车辆,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第八周:读《真情的回报》有感。

第九周:看图写话。

第十周: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十二周:现场目击报告。

第十三周:我写我练习。

第十四周:学采访。

第十五周: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第十六周:畅想未来。

第十七周:参观记或旅游记。

第十八周:毕业赠言。

第十九周:以《话别——写给×××》为题写一篇习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一教时 总第1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

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会什么收获?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导说话。

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

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三、总结

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四、作业

1、进行课外阅读。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第二教时 总第2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第一行的两幅插图。

讨论:图上的几位小朋友是怎样工作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相互评价。

2、观察第二行插图。

讨论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的表情怎样?

讨论2: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

交流并小结。

3、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讨论: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

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还可以安排哪些?

交流、汇报。

4、观察第4页上的插图。

讨论:图是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样?

同学们对出好小报有什么建议?

交流、汇报。

5、观察第5页的插图。

教师介绍: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的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效和他的母亲。

图上的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情感。

三、总结

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

2、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

2、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1、我们爱你啊,中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1课  第一教时  总第3教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说一说诗中展示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画出生字组成的词或不理解的词。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生字,读准音,识记形。

②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③指名分节朗读,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主要讲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划出重点词句。

4、从全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讨论小结)。

5、朗读全诗,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部分

1、齐读。理解诗歌中的部分词语。

2、思考:

⑴这一部分是从哪两个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

⑵“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学生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讨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1课  第二教时  总第4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有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第2节。

⑴朗读并理解诗中部分词语。

⑵读了这几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⑶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

⑷除了诗中写到的,你还知道哪些美丽的风景?说一说。

⑸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⑹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像,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2、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教师适当指导补充。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迷人可爱。

4、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3、齐读,表现出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2、暖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   第一教时     总第5课时

 

一、揭示课题

“暖流”是什么意思?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禄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1节,思考: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激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写字指导。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巧妙方法。

3、指导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2课   第二教时  总第6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江来到了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

3、结合句子谈感受。

①你觉得江怎么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细细体会。(平易近人、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②分小组朗读、讨论。

③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地读

4、课文写江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思考: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找心眼佩服江呢?

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四、朗读全文

1、想一想“暖流“是什么意思?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读读这一部分。

五、作业

1、把《水调歌头·中秋》找出来读一读,最好能并背下来。

2、小练笔: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设计:

2、暖流

 

兴奋       喜悦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  热爱古典文学

 

 

 

 

 

 

 

 

 

 

 

 

 

 

 

3、海伦•凯勒

 

教学目标: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