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
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星型接法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孙逸 学号:12814380056

年级专业层次

专升本


学习中心:

武进奥鹏

提交时间:

2013 7 03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的星形接法。
2.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的关系,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分为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一般认为电源提供的是对称三相电压。

三、实验设备
1.灯箱
2.交流电压表
3.交流电流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测量项目

工作状态

线电压/V

相电压/V

电流/A

UOO'/v


UAB

UBC

UCA

UAO'

UBO'

UCO'

IA

IB

IC

IO

对称负载

有中线

229

230

229

132

132

132

0.246

0.249

0.250

0.05

0


无中线

229

230

229

132

131

131

0.248

0.248

0.249

0

0


不对称负载

有中线

229

230

229

134

133

131

0.085

0.167

0.250

0.143

0


无中线

229

230

229

178

151

84

0.098

0.178

0.205

0

52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1.本实验采用线电压为220V 的三相交流电源。测量该电源的线电压(UABUBCUCA)和相电压(UAOUBOUCO),并记录之。

2.星形对称有中线:按图1 接线,每相开3 盏灯。测各线电压、各相电压、各相电流、两中点间电压UOO',记录于表1 中。

1 Y 接电路
3.星形不对称有中线:各相灯数分别为123 盏。重复步骤2,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

4.星形对称无中线:除去中线,每相开3 盏灯,测各线电压、各相电压(每相负载上的电压)、各相电流、UOO',记于表1 中。

5.星形不对称无中线:各相灯数分别为123 盏,重复步骤4,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有何规律。

六、实验结论
1.在三相四线制不对称的负载连接中中线的作用是使不对称的各相负载得到相同的相电压。2.对于负载对称星型连接有无中线对电无影响,此时中线可以去掉。无中线时,对于负载对称连接与中线情况相同,所以负载对称连接可用三相三线制连接。对于负载不对称星型连接,有中线时,三只灯泡亮度一样,此时线电压相电压均与负载对称星型连接相同,对于负载不对称星型连接,无中线时,负载为单盏灯的一相灯最亮,而负载为三盏灯的一相灯最暗。此时中线两端电压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是非正常工作,所以对负载不对称连接,必须是三相四线制连接。



七、思考题

1、说明测量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2、如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测量开路电压和

短路电流?

1答: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SC,且内阻为: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

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111所示。开路电压为UOC,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φ,则内阻为:
(3)半电压法?

如图112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OC 一半时,负载电阻RL 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S 数值。

(4)零示法?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113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

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

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

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2 答:开路电压可以直接用V 表直接量出来;然后接一个负载电阻,再量端口电

压,该电压除以该电阻得电流,用该电流去除两次电压测量的差值,得等效内阻,

于是,开路电压除以等效内阻得短路电流。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