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变色龙是杂食类动物,体内可能携带多种致病菌以及寄生虫,在咬人后可能会传播疾病,就会成为有毒的变色龙。图片如下:
部分变色龙中唾液可能会带有弯曲杆菌,咬伤人体后会使人体受到弯曲杆菌感染,继而可出现中毒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休克。
因此,在被变色龙咬了之后应该及时清洗伤口,并进行消毒处理,及时就医,并且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果有红肿、疼痛或者是中毒反应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防止耽搁病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玫瑰毒鲉有多可怕,如果不小心踩到它,会怎么样?
玫瑰毒鲉有多可怕,如果不小心踩到它,会怎么样?会使人中毒、疼痛、甚至死亡。
玫瑰毒鲉,听起来是个很美丽的名字,但是它的外表和内心都并不美丽。表面像蟾蜍一样有很多凸起,眼睛长在背部,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它还有个别名叫石头鱼,外表丑陋但像玫瑰一样带刺,且刺有剧毒,一动不动的时候难以和石头区别开来,所以有这两个名字。由于它像石头一样的外表很有迷惑性,并且它的颜色跟水底的砂石颜色基本一致,是水底的“变色龙”,所以它天生就是个伪装者,伪装自己来欺骗其他生物,并且以此来捕猎。一旦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它,它那一身的刺就会刺入攻击者的脚底,刺上携带的剧毒也会随着刺进入到攻击者的身体里,被人称作“致命一击”。它的每根刺里都连着毒腺,每个毒腺都连接在鳍里的毒囊中,一旦刺受到了挤压,毒液自然也会随着刺的顶端进入攻击者的体内。这种毒,会令人疼痛难忍,而且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就会直接疼到死亡。听起来真的是十分可怕,令人敬而远之。
但是,在吃货面前,毒性什么的都不是大事。这种鱼虽然毒性很大,但跟河豚一样,肉质细腻鲜美,没有小刺,食用起来还有药用功效,胶原蛋白丰富,营养价值极高,是老饕们新的追求。不过,它的烹饪跟河豚也是一样的,必须很小心不能弄破毒囊毒腺,必须是专门的熟练工才可以操作,所以大家还是尽量不要尝试为好。
虽然玫瑰毒鲉毒性很强,但肯定敌不过人类的捕捞,希望大家还是能够保护这个物种,不要过度捕捞,不要让它未来只能在图片上看到。
这是什么虫子(有图)?
这是蜥蜴,如图片经对比可发现,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爪子、头部、尾巴、眼睛等,
蜥蜴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在这仓库里,储藏着绿、红、蓝、紫、黄、黑等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的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丝,可以使色素细胞伸缩自如。一旦周围的光线、湿度和温度发生了变化,或者让变色龙受到化学药品的刺激,有的色素细胞便增大了,而其他一些色素细胞就相应缩小,于是,变色龙通过神经调节,像魔术一样,随心所欲地变换着身体上的颜色。
追问有没有详细介绍,如这是什么蜥蜴,属于什么种类,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产地等等。。。追答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行纲(Reptilia
分布区域: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蜥蜴是爬虫类中种类最多的族群,目前全世界已知超过4,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体型差异很大,从数厘米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米长的科莫多龙都有。
有些被称为蛇蜥的种类脚已经退化,只留下一些脚的痕迹构造。它们因为有眼睑和耳朵,所以能与蛇区分。
习性
蜥蜴生境各异,生活于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岛中均可见。仅存的海生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几种蜥蜴部分水栖,食淡水生物。对蜥蜴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温度,许多种有其「最适温度」,会晒太阳以升高体温,使之高于气温。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冬眠。昼长对蜥蜴亦有影响。大部分蜥蜴为卵生,卵产于所挖穴中,树木、岩石的裂缝中,或落叶层下。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者)为卵胎生或胎生。多无护卵习性,但五线圆筒蜥(Eumeces fasciatus)在孵化期间守在卵边。少数种(如Lacerta属及Cnemidophorus属)有孤雌生殖。後者的孤雌生殖型为两个两性种的杂种。许多壁虎将卵产于同一地点。豢养条件下希拉毒蜥寿命可达25年,壁虎达20年。
蜥蜴 多数蜥蜴昼间活动,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晓之间活动,并能发出大声(而大部分蜥蜴不能发声)。蜥蜴的捕食方式为静候或搜寻。许多蜥蜴能将尾部自割,断下的尾能迅速扭动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蜥蜴得以逃脱。许多蜥蜴有领域行为(包括领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许多种有股孔,可能用来分泌化学物质以吸引异性。蜥蜴对于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制革。壁虎栖于居室,可捕害虫,但可能传播沙门氏菌。蜥蜴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饲为玩赏动物。
详细请参考“百度百科”
这是蜥蜴,还是变色龙?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蜥蜴,叫鬃狮蜥。
飞蜥科鬃狮蜥属的一种蜥蜴。或称中部鬃狮蜥,是飞蜥科的一个日行物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半部,全长约45厘米,最大可达约55厘米。体形粗大。位于体侧的棘状鳞,生长方位均不尽相同。半树栖型。通过鼓胀颚须的方式虚张声势。食物以昆虫和植物为主。
广东深圳拍到的野生变色龙图片
您好!图中的应该是一种蜥蜴,不是变色龙。变色龙的爪子是分成两片的,不是图中的趾型
动物分类是按照形态和生理构造划分的,并不是所有能变色的蜥蜴都是变色龙。变色龙的尾部向内卷起,眼睛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图中的蜥蜴好像不符合这些特征。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