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和条件,后者是已经着手实施但因外界原因未得逞;对于预备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对于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如下所述,
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
二、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通常情况下一个犯罪活动是需要做出很多的准备的,尤其是在一些有预谋的犯罪,时下有些人很早之前就准备一些犯罪的工具,并且制造一些有利的条件,为自己行凶做好充分的准备,而犯罪未遂的话,主要是犯罪实施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事项。
结语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主要区别在于概念和处罚。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而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对于犯罪预备者,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而对于犯罪未遂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前的阶段,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未成功的阶段。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也应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对于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刑事处罚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