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个月是拘留还是刑罚?

七个月是拘留还是刑罚?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七个月既不属于拘留也不一定是判刑,可能是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也可能是管制、有期徒刑、缓刑的刑期。刑事拘留的条件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被指认、发现犯罪证据、企图逃跑等情形。刑期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法律分析

一、七个月属于拘留还是判刑

拘留的最长期限为37天;犯罪嫌疑人在被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最长是七个月。

因此七个月不属于拘留,可能是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如果被判刑,羁押期限会折抵刑期;七个月也可能属于管制、有期徒刑、缓刑七个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应当自接到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不批准逮捕的,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什么罪可以判七个月

有期徒刑的刑期在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很多刑事犯罪根据犯罪情节都可以判处7个月的有期徒刑,如盗窃罪、诈骗罪等,重要的是刑期要与所犯的罪行相适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四十五条

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三、刑事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拘留的条件一般如下: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结语

综上所述,七个月的羁押期限通常不属于拘留,而可能是逮捕后的羁押期限,或者是管制、有期徒刑、缓刑的刑期。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在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因此很多刑事犯罪都可以判处七个月的有期徒刑。刑事拘留的条件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等。在法律的指导下,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待相关刑期和拘留条件,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司法实践。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节 其他规定 第一百六十六条 机关依法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或者执行逮捕的,应当在执行后立即报告其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11号)同时废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