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子女的房产继承方式,包括法律规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和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的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同时,自然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可以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法律分析
子女的房产继承方式:
1.按照法律规定继承;
2.通过遗嘱进行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第一、二款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拓展延伸
遗产继承顺序有哪些规定?
遗产继承顺序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的继承顺序应该如何确定。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因此,遗产继承顺序在我国《民法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并且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只能按照顺序继承遗产,这也是维护家庭秩序和财产权益的重要依据。
结语
子女的房产继承方式有两种:按照法律规定继承和通过遗嘱进行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和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应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而遗产的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在子女的房产继承中,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是第二顺序继承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二款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