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 1、人力资源部门要提前确认给员工降薪降职前等需要进行协商变更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工资变更的内容和变更的方式。2、确定变更的内容之后,就以书面的形式向员工发出变更合同的意向,并对变更的法律依据及客观事实情况要进行解释说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3种观点: 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岗位具体视情况如下:1、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约定予以调整;2、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试用条件,经与员工协商,可以调整岗位;3、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4、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可以调整工作岗位。对是否胜诉原工作,由用人单位承担证明责任。申请调岗的流程如下:1、员工或部门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职/岗位调整申请 ,填写《人事变动表》;2、部门负责人批准,原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 评估表》对其进行评估,人力资源部提供以往绩效考核结果;3、部门负责人不批准,按公司人事核决权限审批,权限报批得到批准,面试通过用人部门在《 人事变动表》上签字。用人部门对其进行面试;4、人事、员工所在部门相关 部门、员工共同协商,人力资源部发给员工内部调整通知;5、面试未通过,由人力资源部协调该员工的工作撤消或其他员工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人力资源部作公司内调动通告;6、待岗两星期内,未能在公司内部安排该员工工作,则按离职流程办理 。综合上述,用人单位有权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但需要注意与劳动者进行充分沟通协商,并在调岗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调岗前后,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资福利待遇不得降低。如果调岗需要变更劳动合同,应当与劳动者重新达成书面协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经与工会或者全体职工协商后,将劳动者调整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未经劳动者同意,不得降低其劳动报酬等其他条件。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