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第二轮土地承包年限还有13年,第三轮承包应该是在二轮承包到期后进行,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飞速变化,届时和相关法律都可能有新的精神。一、新一轮的土地确权怎么理解呢?30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土地情结越发浓厚。1998年二轮延包的过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不清或者记载错误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干脆就没有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流转多数只履行了口头协议,没有签订规范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导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日益突出。土地确权应与第三轮土地承包相衔接。土地确权保护了农民权益。“有恒产者才能有恒心”。农村土地承包以来,国家允许农民流转土地,但由于没有严格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导致承包地块的权属界限不清、合同面积不准。土地确权强化对耕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也是国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1.3万个乡镇、19.5万个村参与试点,覆盖面积3.3亿亩。在广大乡村,确权登记化解了大量过去沉淀下来的农村土地矛盾,得到了基层群众广泛认同。同时,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大门正徐徐打开。过去,农村土地和房屋囿于集体性质不能抵押,土地确权激发了农村“沉睡资产”的活力,确权登记颁证后,农民能以相关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而一旦承包地被征收,农民能以明晰的用益物权获得相应补偿,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土地确权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拿到承包地确权登记证,有更多农民卸下了怕丢掉承包地的包袱,放心外出务工就业、进城落户,更多的承包地流转出来,并加速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能放心进行规模经营,加大对土地的投入。目前参与土地流转的总数接近6000万户,全国承包耕地流转比例超过28%。从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再到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农村土地改革显示出对农地确权赋能的力量,为“三农”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工作报告》指出,“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按照要求,全国土地确权工作要在5年内全面完成。相信,随着重大举措相继出台,各地积极实践探索,在坚守耕地红线、粮食产量、农民利益三大底线的前提下,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春潮必将到来。二、承包人的权利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中,承包人享有以下权利:(1)占有承包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人有权从集体组织取得一定数量、质量、位置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这是承包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2)使用承包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3)收取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的收益,并取得依约定数额向发包人支付收益后所余收益的所有权。公民个人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4)转让承包经营权,这是承包人对其承包权的处分,一般是承包人无劳动力或转营他业而将承包的土地转包。转让承包经营权的收益应归承包人所有。(5)承包人承包土地以后,仍有权按集体组织规定的制度使用集体组织所有的农林设施,如灌溉设施、农机具等。(6)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
第3种观点: 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认和实行。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始创了包产到户的制度,从而迎来了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所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第一轮开始时间是1978年,后来陆续在全国实行,最晚到1997年结束。第一轮土地承包期15年。从1998年开始,我国农村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将于2017年底到期。目前,国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并确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也就是指2027年到期后,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就到2057年。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对其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一定处分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承包期内,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二、土地承包经营人有哪些权利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中,承包人享有以下权利:1、占有承包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人有权从集体组织取得一定数量、质量、位置的土地以及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这是承包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2、使用承包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3、收取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的收益,并取得依约定数额向发包人支付收益后所余收益的所有权。公民个人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4、转让承包经营权,这是承包人对其承包权的处分,一般是承包人无劳动力或转营他业而将承包的土地转包。转让承包经营权的收益应归承包人所有。5、承包人承包土地以后,仍有权按集体组织规定的制度使用集体组织所有的农林设施,如灌溉设施、农机具等。6、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