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来源:百家汽车网


无线充电技术的实现原理是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无线电波式等。

一、电磁感应式

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事实上,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

二、磁场共振

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

三、无线电波式

这是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此种方式只需一个安装在墙身插头的发送器,以及可以安装在任何低电压产品的“蚊型”接收器。

无线充电技术的优缺点:

1、优点

利用无线磁电感应充电的设备可做到,设备磨损率低,应用范围广,公共充电区域面积相对的减小,但减小的占地面积份额不会太大。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可实施相对来说的远距离无线电能的转换,但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只在5米以内,不会太远,操作方便。

2、缺点

虽然设备技术含量不高,但设备的经济成本投入较高,维修费用大。因实现远距离大功率无线磁电转换,所以设备的耗能较高。随着无线充电设备的距离和功率的增大,无用功的耗损也就会越大。无线充电技术设备本身实现的是二次能源转换,由于大功率的交直交电流转换是进行电能的二次性无线传输原因,所以电磁的空间磁损率太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无线充电技术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