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鼎足之势,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zúzhīshì,释义为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2、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来自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都据积走肥她同演敢先动。
其他相关内容推荐1
<
鼎足之势的鼎是古代的炊具,多用青铜制成,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鼎足之势的意思是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足之势的的寓意: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