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displeasure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Opinion polls point to voters' recent displeasure with the two major parties.(民调显示,选民最近对两大党不满。)
2、She made no attempt to hide her displeasure at the prospect.(她没有掩饰自己对将要发生的事很不高兴。)
3、I hope at least it will not afford you any displeasure.(我希望至少不会叫你听了不痛快。)
4、Express your displeasure and ask them for explanation.(表达你的不满,并要求他们解释。)
5、The population has already begun to show its displeasure at the slow pace of change.(人民已经开始对变化的缓慢速度表示不悦。)
6、Seeing the displeasure on his face, I felt a bit uncomfortable.(看到他脸上不高兴的样子,我感到不太自在。)
7、o lord, rebuke me not in thine anger, neither chasten me in thy hot displeasure.(耶和华啊,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
8、It was no more than slight displeasure that I felt.(我只不过是感到有些不高兴。)
9、Andrew's Note: This is a polite way of expressing displeasure.(这个句型是表达不高兴的一种礼貌的方式。)
10、He looked with displeasure at the meal that was set before him.(他不高兴地望着摆在面前的饭菜。)
11、He frowned with displeasure when he saw someone spit.(他看见有人吐痰,皱了皱眉头。)
12、He dared his grandfather's displeasure when he left the family business.(他不顾祖父的不悦,放下了家族的生意。)
13、I have displeasure with what he did.(我对他做的事情实在不满意。)
14、A form is a sign of displeasure.(一种形式是一种迹象的不悦之情。)
15、He dared his father's displeasure when he left the family business.(他不怕父亲不高兴,毅然丢下了自家的生意。)
16、He made his displeasure patently obvious...(他明显地表示了不悦。)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